“强汉盛唐”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一、立国

汉起于高祖刘邦,终于献帝,享国405年;秦末天下之民苦于*久矣,汉高祖以庶民之身,顺应民心,斩白蛇;于沛县兴义兵,三载诛暴秦;提三尺剑入关中,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五载灭项籍。而后刑白马与诸侯功臣盟誓天地,遂得天下正帝位,三代以来,得国之正,无过汉、明。唐始于高皇李渊,止于哀帝,立国2年;唐高祖为隋之贵戚,隋末虽行酷政,有害于万民,然无损于李渊;隋朝建立之后,李渊倍受宠信,官高爵显,皇亲国戚,开镇太原,受隋之恩无过李渊;然隋末战乱一起,李渊父子不思报隋帝之恩,却阴谋于暗室,称臣突厥,兴兵长安,*迫隋帝,侵吞天下。故汉取天下得起正;唐吞中国失之谋;立国之正,唐不如汉。

斩白蛇

二、制度

汉朝建立在天下苦秦的基础上,因秦制严刑行峻法,二世而亡;汉不敢也不能全面采用秦制。只能一步步摸索,先行黄老无为以养天下,直至汉武帝时方建明堂,立衣冠,采用儒皮法骨以治天下,最终造就四百余年的惶惶大汉,为后世王朝之表率。唐承隋制,无论是三省六部还是科举取士,皆是隋朝建立完善,唐朝仅需修改调整即可,官*饰,宫殿礼仪均在隋朝时就确认,唐朝只是承隋朝余荫而已。

汉武大帝

三、文化

说起大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李杜的诗篇,唐皇的风流,大唐混一华夷,博采万国之长,终成大唐的华丽诗篇,但也造就了唐的肮脏,*父杀兄,父娶子妻,种种乱象令人不忍直视。当我们沉浸到汉朝的书简中,就会发现这里有汉赋的华美,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有班姬续史的风姿,有缇萦救父的感动,汉之文化亦不亚于唐,更有唐朝没有的干净纯洁。

太史公著史

四、武功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句话是对汉朝武功的极大认可。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武帝时大规模奋击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列郡祁连;张骞凿通西域、开拓丝路;西汉南并南越夜郎,东定朝鲜四郡。后汉时窦宪勒石燕然,班超三十六骑重定西域。两汉四百余年,周边列国皆为汉之臣妾, 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纵是汉末三国时亦有曹操北平乌桓,孙权南定山越,一汉当五胡,是汉家武功的自信。唐朝虽也有李靖北征突厥,西击吐谷浑,但唐朝正真强盛的时间不过百年,其中还有武后乱政等许多混乱时期;安史之乱后西域、陇西皆沦丧于吐蕃,长安多次被吐蕃攻陷,燕辽河朔常有胡骑劫掠,更有甚者,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的无耻条件,向回纥借兵,这样的大唐怎可和强汉并称。

霍去病收复河西

五、余荫

强汉四百年,奉行变夷为夏,河西、岭南、交趾、滇黔皆化为汉土,说雅言行夏礼,至此之后皆与诸夏无异;汉虽亡,余荫惠及后世子孙。唐朝因皇室为胡汉混血,坚持华夷一体,边塞多用番将胡兵,在唐朝强盛时陇西、燕辽和并朔就不断胡化,华夏根本之地逐年减小;唐朝将中原的文化、工匠技术多次赐予周边狄夷,导致吐蕃横行西疆,南诏崛起西南,契丹党项逐渐做大,唐朝后期直至五代,沙陀等胡族多次掌握中原政权,皆因唐朝对外*错误导致。两宋之时失去燕云、河西,中国颓废,皆是唐朝种下的祸根。

综合来说,强汉远远超过大唐,此乃笔者书生之见,一家之言,望大家点评。

热心网友

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总有一份独属于它自己的气度和风采。于是,在我们的口中,出现了强汉,出现了盛唐,出现了弱宋,但其实,那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缺少了对明朝的代名词呢?强汉是怎样的呢?我想,最经典的,那就是陈汤说过的那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说实话,因为血缘的关系,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内心是一阵澎湃,恨不得自己就在当时的汉朝,感受着这强汉的气魄。
其实,汉朝留给我们强大的最深印象,应该就是与匈奴的屡次对战了。匈奴,是一个存在时间非常久远的朝代。据说,他们与我们有着一样的来源,是夏朝后裔中的一支,流落到北方之后形成的民族。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匈奴来说,他们早就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最开始,秦始皇曾将其赶出黄河河套地区,但在之后,匈奴还是不断侵扰着我们的生活。于是,韬光养晦多年的汉朝,在汉武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经过七十年的休养,汉朝积蓄力量,从防御变成了进攻。
于是,在汉朝时期,我们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卫青,看到了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还看到了难封侯的李广。可以说,这些大将的存在,是强汉更有力的证明,也是值得我们了解的强悍的汉朝。从汉武帝之后,匈奴一度走向衰落。后来的匈奴,一部分人远走西行或者北上,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依附东汉,逐渐融入中原民族。
可以说,在对抗匈奴的方面,汉朝表现出的姿态,就是强汉的态度。而随着历史的流转,我们也看到了所谓的盛唐。“盛”这个字,其实蕴含了很多意思,有兴旺,有炽烈,有丰富,有广泛,程度深的意思,还有热烈规模大的意思。其实,从这些关于字的解释上,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唐朝的气概。
唐人街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源于唐朝盛大的影响力。从宋代开始,唐就已经是东南海外祖国对中国的代称,这之后,不管是元,还是明,都没能扭转这份历史地位。于是乎,唐成为了我国的别称,而唐人,则指的是我们。有人说,这强盛的时代是如何证明的,我想,了解唐朝的模样,或许你就懂了。唐朝时期,国泰民安,边疆稳固,所谓物华天宝,盛世景象,那大概就真的是在唐朝吧!从唐高宗到唐宪宗的那段岁月里,唐朝是真正的有能力镇得住四方的大国。
而且,唐朝与其他朝代不同,是多元发展的。他不仅仅是军事实力雄厚,就连社会稳定,以及外交来往,甚至于文化发展,都是榜上有名的。你说说,这样多元化发展的唐朝,还配不上这一个“盛”字吗?
再来说说宋朝,宋朝对于我们最直观的印象,那就是弱宋。宋朝曾两度亡国,而且都亡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这类事情的发展,也确实让我们觉得它非常之弱。事实上,作为文治立国的宋朝,在军事实力上的短板是有目共睹的,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应该就断然的将其归纳为弱宋。
因为,明明军事上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宋朝,在自己的文化和经济领域,却做出了不朽的成就,更是造就了古代精神发展中的史诗级记忆。而在国家治理的问题上,宋朝的多次改革,更是创造了*文明的一个高峰。你说说,这样的宋朝,当真就是弱到全无优点吗?
再来说说明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明朝的认知总是难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但是,当我们仔细的了解明朝,了解明朝的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各地,我们似乎就明白了,原来大明,是真的很刚啊!

热心网友

中国的朝代主要以烈商、礼周、暴秦、强汉、雄隋、盛唐、富宋、蛮元、刚明、奴清为主,其中以“强汉盛唐富宋刚明奴清”最为出名。

强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盛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刚明:“义武奋扬,跳梁者,虽远必戮。”

强汉,主要是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屡次大破匈奴,体现了汉朝强大的军事能力。这一时期是汉朝历史上最有名的阶段,屡次被搬上大银幕,所以这一阶段的人物大家都比较熟悉。

盛唐,唐朝的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也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周大将,开元盛世,开创了盛唐,万国来朝,边疆稳固,物华天宝,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个阶段的文化也达到了高峰,诗仙诗圣等等,描写盛世的句子也多不胜数。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

富宋,其实富说的主要是帝王跟*的奢靡,“堂阁张设,宝玩山石,侔似宫禁”,宋朝*之间炫富是一种风气。

再一个就是宋朝的良好福利促使了民间的炫富,宋朝是唯一一个全民免费教育的朝代,甚至王安石变法后有的官学学生还能享受餐补。宋朝的孤儿、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有专门的收容所,补贴粮药。健全的保障让宋朝的贩夫走卒都穿衣奢华,“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穿丝袜”。

刚明,刚明的由来,明英宗被俘,明廷换君,不受要挟,旧君作废,一定要刚到底!海瑞骂君,君被气死,海瑞则步步高升,并寿终正寝!就是末帝崇祯,对外也是落日辉煌,料罗湾大捷后,大明也即将寿终正寝,辉煌之后才与世长辞!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终明一朝,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

当然,强汉盛唐富宋刚明,只是朝代的一个剪影,强汉也有跟匈奴和亲的无奈,盛唐也有安史之乱的流离失所,富宋也有”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哀,刚明也有君王被俘的舍弃。

恨不能梦回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愿望落地的时候就成了现实。

热心网友

国力强大的汉朝,繁荣昌盛的唐朝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