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5:40
比你理解的更广泛。 中庸之中:中道也,不偏也。 中庸之庸:用也,恒常也。 比如: 对待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无聊争吵或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意识形态无聊对峙,儒家秉承中庸思想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呢?‘敬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经证实无法证实或证伪的,存而不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别一口咬定如何如何。 在待人接物处理问题上,也是不用其极,不偏执一端,而是全盘考虑后走合适路线,所谓“允执其中”:《中庸》记载,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说掌握认识事物的过与不及的两个方面,采取中正的办法施行于民。"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正所谓过犹不及,就指得是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过头和没有做到一样不得其正,即做事须恰到。"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 但请注意:把处理事情采取调和折中的办法认为是"中",那就错了。"执两用中"不是搞折中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执两用中"就是认识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正确的办法处理事情,确保处理得更好。 比如对待争论或教育小孩,既不能毫无原则地唯唯诺诺或骄纵放任,也不能得理不饶人或苛责。追问你能不能一句话了结?这么多罗理罗嗦 ,之之乌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