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04:11
设喻,俗称打比方,是用容易明白的甲事物来说明不易明白的乙事物。或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的更加生动鲜明。 “拨镫法”是说书法笔法类似执签拨灯之法,并非“拨镫法”就等于书法笔法。这个理是需要首先弄清的。
古油镫,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战国时期的灯具,结构完善造型优美,主要是青铜灯具,故“镫”字从金旁。
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有“瓦豆谓之登”,古代称灯为“镫”,“镫”“登”通用,“登”字下部为豆,说明最早的灯为豆形。豆是新石期时晚期至战国时期的一种陶制餐具。最早的镫由豆发展而来,我们的祖先在形似古食器豆的古油灯立柱顶部浅盘中置以油脂,以棉或纱絮捻成灯芯,浸入油脂中,露出灯芯头于浅盘边缘,点燃后用以照明。由于灯芯头因燃烧产生黑色碳渣,致灯苗由亮变暗,必须手执灯签拨去碳渣,将灯芯拨挑至足够长度,灯苗才又恢复原有亮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尚未通电前仍广泛使用这种油灯照明(同时使用的也有“洋油灯”即“煤油灯”)。这种灯是人类光明的使者。“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元谢宗可诗句),“三朝老物谁陪我?一盏书灯六十年。”(袁枚诗句)数千年来这种油灯陪伴无数的文人学者著就了难以数计的宏文巨著,才使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劫不废且能日臻其皇。
拨镫(见图1),常用词,指手执灯签拨灯芯。古来就有“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之说。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古代书家为何以“拨镫”比喻书法笔法了,一是手执灯签拨灯的方法与写字执笔的方法基本一致,也就是古书论中常提到的“单苞法”、“搦管法”、“三指执笔法” ,也即解缙所说的“平覆法”。二是执签拨灯的动作和当时席地而坐,左手执简或纸,右手斜执笔而书的书写动作相仿。沙孟海先生曾在《古代书法执笔初探》一文中,通过对历代图画中所绘执笔方式的考察,认为“写字执笔方式,古今不能尽同,主要随坐具不同而移变。席地时代不可能有如今天竖脊端坐笔管垂直的姿势。”古代书家以大众最熟悉的现象——“拨镫”设喻书法用笔,是何等的形象生动,而又通俗易懂。只是由于历史的变迁,高桌椅的使用,使得唐以后的人们忘记了席地时代的书写姿势了。所以才导致本来很简单的笔法比喻变得如此扑朔迷离,神秘莫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