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临如今怎么样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2:35

央视春晚有过无数的辉煌时刻,既然是一档最大的综艺盛事,那就免不了存在很多的赞美和质疑,但是唯一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在这样一个阖家团圆的时刻,精彩纷呈的优秀节目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以及最难忘的回忆,与其说春晚成就了很多人,倒不如说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站在成就着这一举国欢庆的盛事。

在春晚的舞台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小品演员,他们出色的表演总是会让人捧腹大笑,而这其中就包括郭冬临。众所周知的是他曾经多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各大文艺晚会上面表演小品,因为他最擅长的就是刻画和演绎与老百姓生活较为贴近的人物的家长里短,这样一位在往期春晚上面屡次出境“光头常客”,在2017年的时候却因为一句话,被央视春晚“*”了整整两年,相信大家不经会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岁伴母亲各地巡演,演绎精彩人生

实则多才多艺的郭冬临在每一次的表演当中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深信不疑,只是有很多人的努力不被我们所知晓,而我们也只是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在看待这一类人的成长历程,郭冬临就是一个很好的一个例子,在他参演的每一个喜剧作品当中,似乎都扮演的是心地善良,但又油腔滑调的小角色,而这些小人物,恰恰能被我们所记住,而有些人总是习惯性的站在上帝视角,去苛责他的成功是那么理所当然。

每一个演员或是喜剧工作者他们背后的心酸都是不为人所知的,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其实郭冬临从5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四处奔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母亲并不是知名演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徐州琴书演员,生活对于当时的郭冬临只是勉强度日。

10多岁的第一次登台表演的他,算得上是入门相对较早的演员了,高中毕业时,尽管没有成熟的表演经验,但他却出人意料的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了自己正式的表演学习,从小就勤奋刻苦的他在这样一个高层次的环境里深造,自然免不了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并且在他看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上海戏剧学院刚一毕业,转头又报考了北京人艺,进一步深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经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踏上了*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且与当时红极一时的张慈,以及意大利人法比奥一起合作了小品《市场速写》,这样的殊荣对于当时的他一定是充满了巨大的惊喜,从那之后,近25年当中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当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付出为我们诠释了越努力越幸运的道理。

后因一句话惨遭两年*,春晚名单“除名”

当很多喜欢郭冬临的人对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他的表现满怀期待的时候,他竟没有出现在春晚的舞台,相信这是非常出人意料的一件事情,不过也是事出有因,而他也是在节目终审的时候明确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上春晚”,到底是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会让他说出“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机会呢?因为在很多人认为郭冬临上春晚本就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受到了否决呢?深入了解才知道当中实则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插曲。

2017年刚开年的时候,就有相关媒体声称郭冬临与成龙合作的央视春晚小品被毙,对此郭冬临本人也曾在参加安徽卫视节目录制的时候,对于春晚审查进展做出过相关回应,但是对于审查结果,他自己也不是很自信。看来他自己也是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来看待的。而至于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也是事出有因的,看过北京台春晚的人们相信都会记得春晚当天郭冬临与孙桂田,吴江带来的喜剧节目《取钱》。

在小品刚开始的时候郭冬临还是像在往期节目当中扮演的角色一样,没有太大出处,这次的剧情是郭冬临出门帮自己媳妇儿买丝袜,然后在银行门口偶遇被电话诈骗的大妈而发生的一出乌龙事件,而电话诈骗的那一头的骗子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河南方言。

这样的情景发生之后,马上就引起了一群人的愤懑不已,随后也有很多的网友们对这一节目产生了热议与后续的一系列质疑:“这个小品确实是取自生活题材,而且剧情也起到了预期的搞笑效果,但是电话配音用的河南口音,是不是带有地域歧视的意味呢?”要不就说人言可畏呢?

对此,这个小品的编剧也是在事情发生之后的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作为这个小品的编剧,我向各位网友道歉,小品中的骗子说河南话和郭冬临老师无关,是我用家乡话配的音,我是山东人,老家方言接近河南,别的方言也不会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人家编剧自己都明确表示,确实不是郭冬临的问题,而且他也做到了最关键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逗笑观众,而且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至于河南籍律师要起诉他,这更是无理取闹,因为并不是他的问题,为什么*口要直指郭冬临呢?首先这个小品的作者并不是他,其次这个小品的编剧也说的很清楚了,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山东人,只会说一点河南话,所以才在作品里面掺入了河南话,没想到最后会引起这么大的误会。

免除地域认知,余生不再肤浅

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在电视剧或者电影当中看到的一样,参演反派的那些人,与现实生活重名,或者说着同样的方言的时候,难道也要去告饰演角色的人吗?不用想都觉得是一种无稽之谈,明明知道只是一个笑话,难道非要去较这个劲吗?再按照这种人的惯性思维推理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追溯曾经的很多春晚小品,东三省的小伙伴们,难道也会去咬着赵本山跟范伟演过的一系列《卖拐》作品,因为他们说东北话演绎出来的角色都是“傻,大忽悠”的意思,难道这也是在“黑”东北人吗?

什么才称得上这些人口中所谓的“地域歧视”呢?我觉得这些人真的应该好好去深入理解一下,“骗子是河南人”这并不算是地域黑,换一种说法“河南人是骗子”这才算得上地域黑ok?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是怎样的呢?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样一个乌龙事件,就让郭冬临失去了两年没能上春晚的机会,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小结

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少一些狭隘的地域攻击,多一些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谅解和思考当中,收获生活最简单纯碎的一些东西。相信格物致知的道理大家都能够懂得,因为我们的认知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致知贵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够被*牵着鼻子走,因为用地域去认知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肤浅的事情。2020年春晚的时候,郭冬临也是不负众望的回归了春晚舞台,用一腔热血为我们塑造着一个小人物该有的光芒,希望他在今后的演艺事业中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带来更好地作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3:53

在春晚的舞台上有不少人是年年都能看到的名角,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春晚钉子户”,例如多年不变的《难忘今宵》,想死你们的冯巩,还有蔡明等人。

这其中,最被大家喜欢的就是小品演员,因为他们每年的作品都富有深意,而且轻松诙谐。因此这类语言类节目的演员也成为了“钉子户”中最大的群体,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郭冬临。

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为什么他突然就不上春晚了呢?用小品里的一句话概述就是:他摊上事儿了,而且是摊上大事了。

说起郭冬临,他一共登过18次春晚舞台,因为长相和善、表演风趣幽默、还有一颗很有特点的光头所以被大家亲切地叫做“郭子”。18次春晚经历,郭冬临贡献了很多经典作品,例如《我和爸爸换角色》,《一句话的事儿》等。

而他“被退出”春晚舞台也是因为小品《取钱》,在其中郭冬临饰演一个骗子,说着一口河南方言,这也就罢了,小品中还有一句台词竟然是“河南人都是骗子。“


就是这句话让郭冬临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要知道河南一直都是人口大省,在2017年已经破亿,他这么说虽然是舞台艺术,但也伤害了很多人的心。

更何况这可是春晚,全国那么多人看着,小品本来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但这句话瞬间就被解读成了“地域歧视”,在该小品播出后,马上就有律师要起诉他,理由就是“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的名誉权”,当时还要求他赔偿每个河南人1块钱。

之后事情的发展可想而知,郭冬临成为了*中心,他被要求道歉,甚至还有人要自己直接*郭冬临。即便后来小品的编辑出来道歉,这时候也没用了。

对于郭冬临遇到的这个事情,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从编剧到演员从开始就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威力,更令人想不通的是这样的小品怎么能过得了审。到如今郭冬临算是永远离开春晚舞台了,这几年他连一些电视节目都很少露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5:28

早在2019年,郭冬临就已经重返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因为绝大部分的河南人已经选择了谅解,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没有当回事儿。这也是郭冬临能够迅速重返舞台的主要原因,而大家之所以喜欢郭冬临,正是因为郭冬临演绎的都是和老百姓贴近的家长里短故事,完美诠释了老百姓的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19

没有拍广告了,依然把生活过得如火一样好,他真的能体验到非常多的快乐,其实很开心每一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9:27

郭冬临如今挺好的,因为最近回归生活了,很少公众视野下,而且没有小道消息披露,所以没什么消息,祝他生活幸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