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20:31
相信不少人,都会有事没事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朋友最新的动态,了解一下大家对热点问题的看法,突然想不起来一件事了,去朋友的状态里找寻一下当时的记忆……这可能是很多人在朋友圈里的惯常操作。但在朋友圈游走之时,却也可能常常因为一行小字而受挫: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它像一道竖起的篱笆,柴扉紧锁,提示着我们这里面是你不可涉足的世界。
朋友圈名为圈,但实际上范围很模糊,朋友、家人、同事、熟人、认识的人、点头之交都在里面,这就存在一个边界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家人、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中的朋友,边界往往比较清晰,各有各的圈子,但朋友圈把这些不同的圈子混为一体,比如一些家庭聚会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里,亲戚都看到没问题,但工作中的朋友看到,可能不合适,相反,工作中的事情,亲戚朋友也不一定有兴趣了解。所以,加以*是理所应当的。
朋友圈是新技术下的产物,它刚刚出现时,必然会有很多不足,会有很多非常具体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但技术总在进步,规则总在不断完善,“三天可见”可以看做是一段时间的试错之后产生的功能,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个功能,也证明它确实满足了互联网社交中的某种需求。当然,对个人设置“朋友圈不可见”也是如此,新加一个不是朋友但有业务关系的联系人,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把微信仅仅当做一种联系方式,就像短信一样,也无不可。
当然,不论是“三天可见”还是“朋友圈不可见”,都还是一种尝试,可算是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因为它确实还存在很多负面的问题,比如设置“三天可见”,可能给亲人、好友造成误解,甚至认为你不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
所以,“三天可见”有时候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划定边界、兼顾隐私安全,还是取得朋友的信任,两者之间很难平衡,或许在未来,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后,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更好的方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朋友误解,可以解释,隐私被侵犯,就很难维权,这或许也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三天可见”的原因吧。
除了隐私容易被泄露之外,还有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朋友圈不是私人的日记本,而是一个社交媒体,一个半公共的空间,但很多人习惯把朋友圈当做一个记录自己生活轨迹的地方,一个私人资料的存储地,因此,设置“三天可见”,等于给开放的朋友圈加了一个*,自己想要回忆生活的点滴,可以查看朋友圈的记录,但别人不能查看,只能看到当下的状态。这其实也符合记忆的特征,和人交往是互动,但回忆是私人的。
换个角度来思考。比如,此现象也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很多人发朋友圈都有这种心理:我有自己的隐私,不想透露给别人太多个人信息。向网友展示个人生活和工作内容,是没问题的,但不等于要展示所有信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20:31
从社交软件的流行到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普遍地看到了,其实社交软件是为了人与人之间很好的一种沟通方式,只是在现在我们更多的人选择把自己的社交软件锁起来,不让任何人随意看到自己的动态了,其实这也是让很多人没办法直接关注对方最近的心情动态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天可见”的这个设置就出现了!
记得当时一开始的时候,我先屏蔽的是自己的家人,因为有些时候在发一些动态的时候,家里人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喊你几句,后来的时候我就干脆直接屏蔽了他们。后来的时候我又发了动态,有些之前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他们开始也在朋友圈给我乱七八糟的评论了,虽然这些评论是只有自己看见,但是我还是不想看到他们的评论!
之后干脆直接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就显示仅三天可见,因为之前的时候,朋友说我怎么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你是不是把我屏蔽了。我说没有啊,后来的时候我就直接把自己的这个设置成“三天可见”了,这样的话是没有尴尬的事情存在的,至少不会被朋友质问,为什么屏蔽我,没有屏蔽谁谁的!
现在的人多半都是有故事的人,我们每次在添加一个好友的时候,都是会想到先去看看他们的朋友圈的,也就有些人特别反感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就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了,就好像是自己的隐私被窥探了一样,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呢,毕竟这样是一种安全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20:32
望周知!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是为什么?原因让网友们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