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12:59
展开3全部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最早确立个体经济意识的温州人,如今开始了新的创业。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创造了以家庭工业为主,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农村集镇为依托,以面向全国小商品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骄人成绩。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沿海,山多田少,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也无明显的优势,这就决定了温州人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外衣来获取比在当地打工更高的回报,这便成为温州人“走遍天下”的原始动力。不断开发新的市场,也成为之后温州人经济扩张过程中不变的主题。
在“走遍天下”的过程中,善于利用地缘关系结成彼此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成为温州人在异乡扎根成长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他们口中的“抱团上岸”。温州人的社会网络主要由族亲、朋友、乡邻三者编织而成,这为他们的流动和迁移、就业、融资及情感沟通等活动提供了支持。在创业过程中,“第一桶金”是来之不易的,它必须依托于足够的信任。温州人做生意的一大特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他们之所以成功,血缘亲缘占的比例很大。温州*多数以群体聚合的方式来从事各种工作,特别是生意方面的事情,楼上住人,楼下聚集了自己家或亲戚家的很多人,印刷、缝纫、做鞋、制眼镜,加工小电器……一边紧张的工作,一边说些简单的邻里故事。到吃饭的时候,解下围兜,走到后面的厨房,围成一桌,开心的聚餐。这样的工作模式,几乎不需要管理;赚得多,大家吃得多,也能心安理得;谁要是想偷懒,看看四周都是自己的亲人,你偷懒就意味着别人要多干一些,于是,就会不忍心;更不会有人把原材料偷出去为自己所用。因此,成本低,利润高,许多温州人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这样的网络也使得很多温州人借助地缘关系,在白手起家的时候通过相互之间的借贷,凑到了“第一桶金”。这样既降低交易成本,又减少他们在异国他乡所面1海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风险。有人曾经根据全国各省市合同履约率来衡量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统计显示,浙江和上海是合同履约率最高的两个地区,并由这两个地区往北和往西履约率水平梯次下降。
李方源是温州颇有名气的印刷设备经销商,2005年他移师南京,欲占领南京网络印刷设备市场。初来乍到,李方源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南京经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门逐户的拜托他们为其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一张有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他利用全国私人企业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的机会,在会场上结识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与本行业有关的客户,然后在南京招兵买马。终于,借全国印刷材料展销会的机会,他让不少国内外企业了解到产品不错,上门推销就容易得多了。一传十,十传百,随着他在南京的信誉的增长,不到_年,李方源就在南京站住了脚。
再有,温州人务实苦干,只要有一分钱赚,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去干,从不好高骛远,从不好大喜功。温州人赚钱,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纽扣、标签、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都做,他们不怕赚钱少,就怕赚不来。温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场的路,他们办企业也不像北京人、广东人追求大气派、大产品,而是从小处着手,填补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空白点。正是温州人敢干、能吃苦的事实,构成了温州人创业成功的基础。
温州人以善于做生意而著称,国内流行着这样一句话:10个温州人个商,剩下一个会算账。这话有些夸张,却充分展现了温州人几乎是“与生俱有”的商人秉性。这种秉性源于南宋时期永嘉学派主张惠工通商的事功学说。受其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自此走上了经商之道。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物化在温州人的身上,表现为人人都有创业的*。形成了一个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糖神。
“哪里有生意哪里就有我”,这是温州人的经商之道。在温州人的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他们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你需要什么,他们就给你什么。只要赚钱的事,不管自己以前熟不熟悉,就要干,什么看好就经营什么,并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吃、请、送,样样都使得出。由于什么管用温州人就用什么办法,因此,温州的产品大都畅销全国各地。
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温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他们不论干什么,生活中充满乐趣,而且敢于生活,善于生活,洒脱、顽强、从不失望。
创业在温州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勇于创业的人在当地总人数中占较高的比率,大多数温州人都希望能努力抓住每一个发展的机会,自己做老板。《上帝让温州人发财——温州创业文化启示录》的作者、复旦大学教授吴松弟说,温州模式没有什么秘密,之所以取得成功,不过是人们将深藏在心底的创业致富的*充分释放出来,并成功地弄潮于市场经济罢了。
但是,温州人确是有眼光的,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把产品做大,最后从纽扣到服装、鞋子,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业,并且涉入房地产、金融业,于是温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从小处着手是温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奥秘。
此外,温州人能吃苦,最初体现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温州人可以在出门买不上火车票的时候就躺在人家座位底下,住不起旅馆就在路边凑合一夜。这种精神,从后来远赴海外的温州人身上更能体现出来。
在到达纽约地区的11万温州人移民中,有4万住在法拉盛,其次是布鲁克林,然后是长岛和曼哈顿唐人街。最早的温州移民居住在曼哈顿地兰西街,还有第二大道28街一带。跑船的温州人,有一些给外国人做管家、炒菜、做家务。慢慢赚了钱,自己做生意。当曼哈顿城下的犹太商人放弃服务行业的时候,精明的温州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经营服装。这些纽约的温州老板们,也是像普通工人一样一身工作服,满手老茧,自己上下货。
曾有美国学者对中国学者说,对于温州人,有一点尤其令他们佩服——那就是吃苦精神。这些温州人来了,什么技术都没有,甚至连英语都不懂。就凭着那种勤劳,孜孜不倦地干活,赚钱,不断积累财富。攒够了“第一桶金”他们就自己开店,他们都觉得自己要当老板,不甘心打工。就这样,他们竟然在美国能够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一份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各地经商的温州人近200万,他们创造的产值超过温州全市GDP的60%,也就是说,温州人在外面又“建造”了半个多温州城。
温州人的生意遍布天下。这也给了他们种种生存本领和技巧。有专家认为,温州人善于流动。而只有流动,才能够碰到机会,才可以创造机会。“流动中,会跟不同的人交往,会有不同的经历。可能是流动一百次,但是,只要抓住一次机会就成了。”
2001年之后,埋头苦干的温州人再次引起全国人的注意,注意源于相继出现的炒房团、炒煤团,经济学家惊呼,温州人正在进行从实业经营向资本运作的过渡。
此时的温州人,已经将一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生意做到了极致。温州的打火机生产商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全球每十双皮鞋中就有一双是温州生产的。据调查,2005年,温州人在国内投资、经商、办实业的为175万人,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累计投资额高达1760亿元,创业工业企业1.88万家,创办商品交易市场240个。温州人在温州以外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要大大超过温州本土的GDP。
温州人会赚钱,温州民间自然聚集了大量资本,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温州全市银行存款额高达1800多亿元,同时,据有关机构调查分析,温州居民手头还有1000亿元左右的现金。这些又在无形之中为温州人创造赚钱之道提供了种种可能。
温州人的赚钱之道,说到底就是“致富经”。为了致富,他们不怕走遍“千山万水”,不惜说上“千言万语”,不惧寻找“千方百计”,不怕历经“千辛万苦。正是凭着这本“吃苦经”、“创业经”,温州人才能够四海为家,不因小而不为之,最终赚得“盆满钵满”。
创业是人生成功的起点,所以很多人一谈到创业,都无法克制内心的*和冲动,但*有时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冲动过后可能流于平静。你的冲动能不能持续下去,你的冲动能不能确保你的创业成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有没有一个将来带给你源源不断收益的创意。那么创意从何而来?从哪里可以发现你的创意并找到其中与利益的结合点?本章将与你分享如何让创意成为你成功创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