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21:04
心理健康教育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健康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心理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民族健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学校作为育人的基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良好心理行为的养成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都面临的新任务。
要想做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没有制度就没有保障,没有监督就没有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顺利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学校要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建立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心理教育教学课程与管理制度,教务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和授课教师,并按照教学管理常规备课,上课,并有相关的行政领导对其监督管理,定期考核教育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和体育运动活动。心理教育课程所需的教材,心理活动所需的场地以及一些必要的经费,需要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上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这里所说的业务能力,不但包括教师自身过硬的常规教学的基本功,还要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在校园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心理教育的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水平。首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高度重视,要清楚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当今时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甚至前者的重视程度要超过后者,因为前者是思想的健康,是精神层面的,后者是物质层面的,精神支配物质。其次,教师要努力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丰富了自己,才能指导学生。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和视频,可以参加相关的知识培训等,只要自己想学,就会有途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对学生的教育果会更好,这也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宣传并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由于某些原因,可能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或者说不认同。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要做好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可以利用电视台,络,墙报,板报,宣传栏等等进行宣传。要宣传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心理教育,通过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进行渗透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特别是在思品课上,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进行引导,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另外,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活动,以活动代替空洞的说教,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
发展身心。其次,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向其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引导家长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如果家长得到提高,在家
也可以教育孩子,还可以向自己的家人,亲属,朋友宣传,这样长此以往慢慢普及,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学习心理健康的热潮,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强烈的的认同感,整个社会就和谐了。得到了学生认同,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得到家长社会认同,就会得到积极配合与大力的支持,落实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就会顺风顺水。
四、建立心理咨询室。
根据*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本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并设立至少一名心理咨询师。学校内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例如人际关系问题、情绪起伏问题、学业问题、情感问题等,通过咨
询,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并预防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学生在出现问题前都会有明显的心理信号,及时对有问题的学生加以心理干预。学校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咨询,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