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正确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4:43

在成为牛人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练习的作用。

然而,*是,从来不存在一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一次不太严谨地演绎而已。

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西蒙,与合作者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新手。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 rule),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到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后来,瑞典心理学家移民美国埃里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10年定律,在1993年发表论文,阐释他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致演绎出一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 实际上,到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的生命中练习了10000个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练习时间只有4000个小时。

但这个定律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是需要一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Hacker News读者们已经整理的证据表明,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习得同样不是一万小时。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如心理学家平克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样,1997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标准七以上区间。一篇来自1990年的报告表明,非言语智商,能够解释少儿象棋成绩高低的12%。

每位熟悉写作技巧的畅销书作者们,常常会用一个清晰的行动规则,如:练习一万小时成为标准九、二十一天养成好习惯等来激发你的行动。但是对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一万小时?一万小时是否真的导致成功?坚持一万小时的关键节点?一万小时练习的本质却置之不理。这些畅销书作者略过不谈的细节,却是科学着墨最多,也对人们提升自我最有帮助的地方。

事实上,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核心观点是,那些标准七区间以上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工作记忆。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标准七区间以上与标准五们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在进行钢琴、象棋等自身熟悉的专业活动时,能够调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如同西蒙等1973年那篇开创性研究报告所指出的一样: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存储了五万到十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

如果说标准八们,已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工作记忆内存条可以同时调用一块SSD硬盘来用;那些专业领域的新手们往往还是在使用小内存跑。

幸运的是,进化给标准五们留了条路。这种长时工作记忆能力,埃里克森认为是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只要你努力,砸锅卖血,做上苦力几十小时到成千上万小时不等,就能买来那款可以被工作记忆内存条调用与使唤的SSD硬盘——长时工作记忆。

标准五们怎样才能买得起那块硬盘?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此如此,必成大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6:01

“五月不瘦身,六月徒伤悲。”为了在夏天到来之前达到理想体重,也为了缓解颈椎疼痛,近来成了市民活动中心游泳馆的常客。

我“会游泳”应该算是“自学成才”。也不对,JASON同志算是启蒙教练,当年广播电台还在路上的一个小巷里,斜对面是一个绿树环绕的室外游泳池,我俩去过很多次。我那时不会游,只能呆在浅水区。有个看上去60多岁的奶奶启发我,她说:你想象自己是一片树叶,让自己飘浮在水面上,加上手的动作就可以游了。她仰泳的动作,漂亮极了。

后来经常一个人去公园游泳池,也不能算“会游泳”。每次都是从浅水区下水,在最靠岸边的地方游,因为动作不标准,力气不支,常常要扒在岸边休息几下,才能游完一个来回。

去市民活动中心游泳的人,除了手臂绑了飘浮物、有教练指导的学员,大都比我游得好。我使劲游啊游,也追不上人家的速度。就觉得是自己手臂力量不够,使点劲儿就好了。

直到遇到小韩。小韩比我小两岁,如今也不小了。认识他的时候,我们都还年轻,都在从事共青团的工作。我妈曾见过他一面,说了一句:“长得真好看!跟冬瓜扭子似的。”是说他长得白净,帅气。我不记得是不是曾把我妈夸他长得好看的话跟他讲过,很多年没见过他了。直到在游泳馆电梯里遇到他。

他看我游泳的动作,说我脚的动作不对,手的动作应该怎样怎样,在我前面游给我做示范。还把我拉进一个游泳群,发给我几个视频,让我在床上练习。第二天,他就在群里@我,问我在床上练了吗?然后又自说自话补充“练蛙泳姿势”。

群里的尤老师是专业教练,经过他们的点拔和指导,我现在才可以说“会游泳了”。以前好像每个人都游得比我快,现在我已经可以超越一些人,暗暗地跟别人比一下速度了。

如果不是遇到小韩,不是他主动纠正我的姿势,不是尤老师在岸上拍我游泳的视频,指点我,我可能仍然会继续用自己“自学成才”的方法,慢慢游。一方面,我想到了自己的固有模式,另一方面也想到了“一万小时定律”。

如果方法不正确,即便“练习一万小时”,也不会取得任何成果和成就。只可能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我去游泳只是为了瘦身和健康,并非要成为运动健将参加什么比赛。换成是学习一项别的技能,在职场上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在“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的前提下,进行10000小时的训练。“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刻意练习’都是提高技能和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有位著名推销员曾说过一句话: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取得成就,必须得在这个行业呆上五年。看到“一万小时定律”才知道言出有因,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多年前招聘时曾遇到一个应届毕业的女生,那年我们招聘的最高职位是店总,她拿着简历,问我:假如我很努力,很努力,多长时间能做到店总。

我看她“形象好,气质佳”,觉得应该鼓励她,就说:熟悉行业熟悉团队,可能也需要半年的见习吧?

她一幅很遗憾的表情:哦,太长了!

天知道我们各个连锁店的店总在建材行业都有七八年、最长的已经有从业20年的经验了。

有些大学生一毕业就巴不得马上有企业聘去做总经理。愿望是好的积极的,也不能说是“眼高”,“眼高”是件好事,却也不能忽视还要“手高”,而“手高”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在某一专业能力方面付出时间成本,比如一万小时。

在很多领域,比如文学、艺术、体育、医学、体育……想取得成就,需要不止“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而其前提应该是“正确的练习”,特别是有专家指导的练习。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五年构成?而下一个五年、十年,你想学习的技能和想提升的能力又是什么?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还是要做那个能够思考的人呀。

目光炯炯聊职场,内心温暖谈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7:36

是对人的 一种激励。
告诉人们要自信, 做事持之以恒,就可以获得成功!
诠释了,只要用心,并坚持,持之以恒,也可以做到天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9:27

与其纠结于该理论是否正确,不如行动起来!在纠结中一万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纠结一万个小时,你就成为纠结专家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