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去世之前,留下十二字预言,有怎样的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2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05

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被奉为经典之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提到诸葛亮去世前,只有他如果交代军国大事,没提到他留下“十二字预言”,那么这件事是从何而来的呢?

清代有位*名叫宋可发,此人是山东胶州人,在顺治六年时中过进士,先后在福建的将乐县,河南的彰德府担任主官,此公劝课农桑,保境安民,不断被提拔擢升。之后历任福建巡海道,因为当时清军围攻南明郑芝龙所部,督造战船的宋可发超额立功,升任湖广驿传道。

康熙三年,宋可发转任正三品的山西按察使,主管当地司法工作。康熙八年,宋可发转任四川按察使,到任后他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向往上晋升一级还是有点困难。有一天,在成都走访巡查的的宋可发,发现纪念供奉季汉丞相诸葛亮的武侯祠,此时已经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宋可发仰慕先贤,便积极发起并主持修缮武侯祠的工作。

在修缮武侯祠的工地上,修缮工人们发掘出一块石碑,上书“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十二个字。下面还小字附注“亮”字,于是人们议论纷纷,说这是诸葛亮在千年前遗留下来的石碑。

不明其意的宋可发,请来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老者在众人面前解开这“十二字谜”。“水月主”是清字,“庚不大”则是康字,而“盖十八”便是宋字,连起来便是“清康宋”仨字,再结合“龙复卧”这三个字,可以解读为“清康熙年间,一位宋姓*会修缮武侯祠”。

消息不胫而走,三国题材的评书戏曲在民间流传已久,而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更是颇受好评。小说中的诸葛亮已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在一百零一回,更是出现了“妆神尽割陇上之麦”,诸葛亮用“缩地法”将司马懿戏耍团团转。所以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而民间故事中,便有“一统江山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的说法,将诸葛亮、刘伯温跟袁天罡、李淳风并列为神机妙算、预知未来的人物。所以当时的百姓,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不得不相信诸葛亮神机妙算,预知一千四百多年后的事情。而宋可发更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入《重修忠武侯祠碑记》中。

这件事终于传到庙堂之上,而宋可发最终如愿以偿升任广东布政使。所以说“诸葛丞相留下12个字,预测千年之后的事情”。并不是诸葛亮多么神,而是宋可发借用诸葛亮的名声,给自己做宣传罢了,当然前提是宋可发自己成绩斐然才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