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七言绝句古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54

我来回答

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7:10

王阳明的七言绝句汇总如下

1、《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发现,和山相比,其实月亮更庞大。

眼睛、耳朵都会欺骗你,要想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是很难的。

要想不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就得“眼大如天”,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放自己的思想。

站得更高,思想的层次越高,才越不会被眼前的事情蒙蔽。

2、《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

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但是人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遮蔽,被社会的风气带偏。所以,要付诸实践,格物致知。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常在事上磨炼,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3、《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人间难得是平常,做好平常的小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专注当下,不胡思乱想,就是修行。

可惜世人总以为修行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总是在外面找来找去。其实,回到自身,专注当下,做好平常事,就足够了。

“饥来吃饭倦来眠”来源于禅宗故事,最早见于孙懒瓒和尚的《乐道歌》,其歌有云“ 饥来即吃饭,睡来即卧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08:28

泛海

明代:王守仁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创作背景:

公元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因仗义执言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刘瑾还派人对他进行暗杀。王守仁急中生智,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搭上了前往福建的商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王守仁此时却毫不畏惧地坐在船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泛海》。

泛海注释: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下天风。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王守仁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主要作品有:

春晴、泛海、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瘗旅文、元夕二首、象祠记、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尊经阁记、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林汝桓以二诗寄次韵为别 其二、登大伾山诗、无寐二首 其一、游岳麓书事、凤雏次韵答胡少参、示诸生三首 其二、德山寺次壁间韵、不寐、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 其二、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 其一、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 其二、啾啾吟、送德声叔父归姚、答人问良知二首 其二、答人问良知二首 其一、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其四、示宪儿、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其一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0:03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发现,和山相比,其实月亮更庞大。

眼睛、耳朵都会欺骗你,要想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是很难的。

要想不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就得“眼大如天”,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放自己的思想。

站得更高,思想的层次越高,才越不会被眼前的事情蒙蔽。

《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

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

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但是人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遮蔽,被社会的风气带偏。所以,要付诸实践,格物致知。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常在事上磨炼,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人间难得是平常,做好平常的小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专注当下,不胡思乱想,就是修行。

可惜世人总以为修行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总是在外面找来找去。其实,回到自身,专注当下,做好平常事,就足够了。

“饥来吃饭倦来眠”来源于禅宗故事,最早见于孙懒瓒和尚的《乐道歌》,其歌有云“ 饥来即吃饭,睡来即卧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1:54

《泛海》
明代王守仁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译文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注释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赏析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4:02

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能被称为圣人,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人们对圣人水平的要求标准很高,不仅要做人行为端正,还要有好的品德,更要有坚定的信念,所持有的正统思想要超乎常人很多,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对世人甚至整个国家产生有利影响,这样的人方为圣人。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各方面都是一个很完美的人,然而人们对曾国藩的称呼也不过是半个圣人,而要说近五百年中历史上的圣人,只有明朝王阳明一人可担此称谓,因为只有他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图片来源于网络:王阳明

大家都知道明朝为朝廷选取人才的办法就是科举考试,在弘治十二年的会考中,明朝的课场上迎来了两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其中一个是唐伯虎,另一个就是王阳明。

在这次考试中,唐伯虎却遭遇了不平之事,虽然有着满腹诗书才华,却在考试的时候因为名声在外被嫉妒,传出了他通过贿赂买通了考官,获得试题,出现了作弊的行为,为此被捕入狱。

虽然后来以一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被打五十大板后放了出来,但是唐伯虎这一生再也没有科考的机会了,而在古代,读书学子唯一的出路就是中举入仕,只有这样才能有前途,才能获得官职,当官后才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理想与抱负。

所以经此一事,唐伯虎对自己的人生遭遇非常激愤,从此便将一腔热情投入到艺术绘画当中,因此大家对唐伯虎最高的评价,就是他出神入化的画作。

图片:唐伯虎画画剧照

王阳明的科举之路一开始也没有那么顺畅,但是却没有唐伯虎那样倒霉,并且王阳明的父亲就曾经中过状元,文采非常好,他家里的学习氛围很浓,而王阳明之前的两次考试却接连失利,为此很多人安慰他,对此王阳明表示不以为然。

很多人会因为考试落榜而感到羞耻,他却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因为他觉得落榜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而是落榜之后,自己乱了心性才是真正的羞耻。

图片:学子参考科举考试剧照

曾经在王阳明年幼的时候,便对自己的老师提出疑问,他向老师询问天下第一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也是想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老师听到他的问题后回答他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科考。

然而年纪不大的王阳明,经过一番思考后对老师说,他觉得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圣人,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觉悟,也令老师对他刮目相看,觉得将来他定有一番作为。

图片:年幼上学剧照

终于王阳明通过努力,他考中了进士,就这样他终于成为了朝廷中的*,然而当时的明朝宦官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6:27

《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山离我近,月亮离我远,于是觉得山比月大。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宽广,他就会发现,和山相比,其实月亮更庞大。

眼睛、耳朵都会欺骗你,要想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是很难的。

要想不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就得“眼大如天”,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放自己的思想。

站得更高,思想的层次越高,才越不会被眼前的事情蒙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9:08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