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嫁妆我做主:唐朝靠“财”娶亲,女子嫁妆权为何发生变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3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1:25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中的这个小故事,被收录进了语文课本之中。古代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正是因为男方没有找好媒人,定好彩礼所以女方才想将婚礼日期推迟。其实,两人结婚不仅仅是男方要给聘礼,女方也是需要有所付出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嫁妆”,所谓礼尚往来,嫁妆一般由娘家陪嫁,希望女儿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非常不提倡天价彩礼或者天价嫁妆,但是在古代则不同。这代表了两方的家庭实力,以及对彼此的重视程度。

(一)、法律保护,妇人私财

“妇人随嫁奁田,乃是父母给与夫家田业,自有夫家承分之人,岂容卷以自随乎”。彩礼和嫁妆相对,而“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想要自己的女儿能够在他人家生活的有地位,有尊严,高额的嫁妆就是很好的体现。这足可以使男方看到自己家的实力,女儿也可以不用看人眼色行事。并且,也能够为女儿的生活做出一定的补贴。

1. 嫁妆支配,权在男女

《大唐会典》“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关于彩礼和嫁妆,在唐朝的分家中是有明文法律规定的。而女性对于自己嫁妆的,也是有着绝对支配权的。并不是说,这些嫁妆到了男方家里就应该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妆奁,愿思分异”。汉朝时期的李冲家境贫困,六兄弟同住一屋檐下。此时,他的妻子愿意主动的拿出自己的嫁妆,来排忧解难,减轻负担。这就说明,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只有出嫁的妇女许可,才能够把嫁妆花掉。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这种情况是非常难得的。所谓妇从夫德,在这方面也有所减轻。但是唐朝的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能够全部由妇女所决定。这些在许多的法令之中,都有所体现。虽然还是私财,但却成了夫妇二人的共有财产。

2. 永结*,合二姓之好

《礼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两人相互依靠,并诞下子嗣,繁衍后代。它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两个家庭而言,也是天大之事。

在唐朝以前,关于嫁妆的法律规定并不常见。首先,是人们对女性地位的不够重视,其次,嫁妆本就是从古传下来的,已经是约定成俗的习惯。但是《唐律疏议》中,屡次提到了对嫁妆的约束,以及对女性的管束。

一方面,它为女性对嫁妆的支配权做出了明文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又*了女性对于嫁妆的支配权。而且如果父母双亡,还可以在兄弟的聘财中分得一半作为自己的嫁妆。在唐以前,这是没有的。即使女性享有绝对的支配权,但生活在夫家门下,也只得听从其分配。

(二)、竞相攀比,引发社会问题

唐代以法律规定嫁妆之事前所未有,自魏晋以来比拼嫁妆已经在世家大族之中蔚然成风。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所以相互攀比嫁妆之风气愈盛。因此,官府才出手规定了女子对嫁妆的支配权以及嫁妆的多少。甚至,还曾一度收取“嫁妆税”。

1. 出手管制,遏制风气

现在的许多人都被高昂的彩礼压的透不过气,也有无数的爱情最终败给了现实。而唐朝则不然,彼时是嫁妆占据了高点。因为它本身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含义,本来就只是父母对女儿的经济支持,却一度变成了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新唐书》“山东士人尚阀阅,凡财嫁无不以财币为是”。到了初唐,山东的门阀贵族虽然已然落寞但是仍然名声在外。许多人都竞相与其通婚,因为毕竟他们的家族曾经辉煌过,也能够为自己增光添彩。为此太宗还一度修《氏族志》,以弱化世家大族在人们心中的影响。

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那些世家们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庶族中的富家之女。而女方的家人,以此为荣。非得不收取彩礼,还给其以高额的嫁妆。这就有点类似于买卖性质的包办婚姻,世家缺钱,而富人缺体面。双方联姻,各取所需。

“红楼富家女,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富人家的女儿,根本不愁嫁。因为自己的家庭,能够给予其昂贵的嫁妆,所以夫家都竞相追求。很多人将唐朝的这一现象,称之为“财婚”。就是为了钱,而缔结婚姻。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反观穷人之女,就一点地位都没有了。因为所有男方都想要能够支撑高额嫁妆的,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大龄剩女”。太宗还颁布了“禁婚令”,很多落寞的士族也在其中。

但这反而成了他们标榜自己的工具,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唐朝才决议要改变所谓的嫁妆制度。明确规定不能超过限额,明确规定夫家不能享有。

2.嫁妆之事,夫妇相争

如果妇女对于“私产”的掌控权太过紧,那么夫妻间必然会因此引发争吵。夫家会认为,自己给了聘礼,已经有所付出了。这些嫁妆,只不过就是“满减券”。而且,大家都是一家人了,自然就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子妇无私财,无私蓄”。一个人想要真正的,就是经济上的。古代不让妇女出门,而且还有些朝代使其裹小脚,就是不想让她们与外界接触,有获得经济的能力。而嫁妆,则是与其相违背的。

出嫁的妇人眼中,嫁妆是自己父母的厚爱,也应当属于个人支配。而唐朝的大家长意识很严重,一家人的资产都是应该由公婆决定支配的。这就非常容易激发婆媳矛盾,进而夫妻之间也会产生嫌隙。

这样的例子,在唐朝不在少数。白居易诗云“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古代讲究门当户对,而富家之女仰仗着自己的嫁妆或者家中殷实的实力,自然会恃宠而骄。认为自己属于下嫁,故而轻视夫家。就像宋仁宗之女兖国公主,出降李家之后,对待自己的婆婆和夫君都如同下人一般。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贫寒人家的子女,因为家境不允许,地位自然要远低于富家之女。所谓的“姑”,也就是婆婆的意思。她们不存在所谓的仰仗家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嫁妆很多,就轻视他人。

(三)、财、才为主的婚姻观

“妻虽亡没,所有资财及奴婢,妻家并不得追理”。如果妇人去世,陪嫁的奴婢以及所有的财产才能够全部归于夫家所有并且娘家人不得讨还。不论是嫁妆还是彩礼,无非两种原因。首先,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作为纽带,其次,这是自古以来流传下的风俗习惯。也是缔结姻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

“陪门财者,女家门望未高,而议姻之家非偶”。魏晋时期的门阀世家,一直以来在普通百姓心中都是高不可攀的。尤其是山东一代的落魄士族。他们已经不复往日之辉煌,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继。

但是许多唐朝时发迹的商人或者*,都希望自己家族能够成为真正的名门望族。所以,大家都竞相与其结姻。而世家本身的财力又不雄厚,只是空有名头罢了。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嫁妆,来获取收入来源。

这种风气会造成许多大龄剩女的出现,也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的统治。所以,唐高宗曾经下令男方不能接受女方给予的嫁妆。希望能够以此,来遏制奢靡婚礼的出现。高额的嫁妆,换回来的是女方家族在当地的名望。

2. 科举制度的影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隋朝科举制度的出现,为广大寒门子弟打开了跻身上层之大门。而隋朝的生命又太过短暂,唐承隋制,在其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能够中得进士,说明这是一个才华横溢且大有前途之人。

“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能够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古代无数寒门士子孜孜以求的梦想。当他们一旦高中,就代表着往后路途的一帆风顺。在放榜之后,许多公卿大都全家上阵,来到进士门前,并且许以其高额的嫁妆。

所谓价高者得,不论是*还是富商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给科举高中之人。对于为官者言,在朝堂上又多了一位左膀右臂;而对从商者而言,也省下了各各方面的打点。最重要的是,脸上有光。

他们竞相择进士为婿,而进士也不会考虑所谓的爱情。他们大都出身寒门,自然会选择家境殷实者娶之。这变成了“爱情买卖”。

结语:

不论是嫁妆还是彩礼,都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但是因为它是实际的物质,往往也会被赋予其他含义。古代社会的婚姻观,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没有所谓的爱情。婚姻,也不过是一场交易。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唐律疏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