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14:50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更迭,从而使万物表现出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外界环境包括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巨大影响。有些胃痛、腹泻病人特别怕冷,遇受冷便发作,或者症状加重。还有一些人,一到夏秋季节便会食欲不振,腹泻频作。气候骤变,受凉着湿,是诱发或加重胃肠病的重要原因。
春季是常见疾病的高发期,这与一定的气象条件有关。其前期气象条件是气温持续偏高,或气温上升过快,或长期低温转为高温,或气压增加过大,这就会时常诱发胃炎、肠炎、胃肠炎等疾病。
炎热的夏季,酷暑难当,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散热,心脏就要增加搏出量,以使血液能流向体表的皮下血管网中,而有限的血液向体表分流较多,大脑血流自然相应减少,便出现头晕,头痛,胃肠道血流不足,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当最低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时,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发期。急剧的天气变化,如一次寒潮过后,气温急降10℃以上,寒冷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胃、十二指肠黏膜血管痉挛,促使胃、十二指肠黏膜受酸性消化酶侵蚀而形成溃疡,胃肠出血病人也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