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1、ToF摄像头技术:
通过计算红外线的反射时间得出实时深度信息,适合后置摄像、AR交互、三维重建等较大场景的3D深感探测。
2、ToF摄像头应用:
3月3日,魅族发布的18 Pro上的“AR测量尺”、“夜视仪”等落地AR应用,也通过奥比中光的ToF解决方案实现的。奥比中光自研3D SLAM技术加持,让更多新鲜有趣的AR应用在手机端成为了可能,进一步丰富5G终端体验。
去年,奥比中光为魅族17 Pro打造了ToF系统解决方案,今年的深度算法高性能引擎更进一步,以更低的功耗在高通DSP上运行,使上层应用更加稳定流畅。同时,奥比中光在底层硬件设计与选型时,就从大规模量产的角度选择最优设计,满足ToF产线的一站式标定与UPH要求,提升了产品良率。
3、ToF摄像头发展:
行研机构IHS Markit预测,2022年全球ToF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约占整个3D视觉传感市场的50%。奥比中光可针对市面上常见的ToF Sensor进行系统评估,充分发挥传感器的不同优势,并对厂商提供针对性指导与定制化服务,赋能智能终端产品进入“万物可感”的时代。
热心网友
现在3D视觉技术的三种主流方案分别是:TOF、结构光、双目立体成像。
而结构光和 ToF 则在智能手机行业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比如华为的Mate 30 Pro前后采用的就是TOF深感摄像头,TOF 是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技术的缩写,其原理是: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脉冲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产生深度信息,此外再结合传统的相机拍摄,就能将物体的三维轮廓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距离的地形图方式呈现出来。
像OPPO的旗舰Find X 则采用的就是结构光摄像头,其搭载的3D结构光方案则来自3D传感企业奥比中光,结构光技术:通过近红外激光器,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上,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这种具备一定结构的光线,会因被摄物体的不同深度区域,而采集不同的图像相位信息,然后通过运算单元将这种结构的变化换算成深度信息,以此来获得三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