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茄子原产于东南亚、印度一带,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晋时传入我国,在我国的栽培也有2000年之久。茄子是以桨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栽培管理较简单,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74%,欧洲次之,占14%左右。我国的茄子栽培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其种植面积相当大,供应期很长,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茄子的种类很多,从形状上分,有圆茄、卵圆茄、灯泡茄、长茄等;从颜色上分,有黑茄、紫茄、绿茄、白茄以及许多中间类型,其中以紫色茄品质最优,由于它的紫色给人一种清凉之感。食用茄子,不但可得到丰富的营养,而且对身体有多种保健功能。现将茄子的营养与保健作用分析如下:
一、营养价值
茄子果实鲜嫩可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最新食品营养分析测定,每500g鲜茄果实含胡萝卜素0.17mg,硫胺素0.13mg,核黄素0.17mg,尼克酸2.2mg,抗坏血酸13mg,蛋白质10.0g,脂肪0.4g,维生素B1 0. 15mg,维生素B2 0. 20mg、维生素C 15mg碳水化合物13g,热量402KJ,粗纤维3.5g,无机盐2.2g,钙96mg,磷135mg,铁1.7mg。从以上分析数据,茄子的营养成分是比较全面的,特别是茄子富含维生素P,其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紫色表皮和果肉的结合处,故茄子以紫色品种为上品,堪称价廉物美的保健蔬菜。
二、保健功能
茄子不仅为人们提供各种需要的营养成分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茄子的具体保健作用分析如下:
1、茄子含有硫胺素,具有增强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常吃茄子,可增强记忆、减缓脑部疲劳,为脑力劳动者和青年学生的保健菜。
2、紫茄子还含有龙葵素也称为“龙葵碱”,适量的龙葵素能减少胃液分泌,有和胃调中,健脾益胃的功效,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国外已从茄科植物中提取龙葵素,用于治疗胃癌、唇癌、宫颈癌等症。
3、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E既可抗衰老,延寿,还是抗不育维生素,是防治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的良药。
4、紫色茄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每500g鲜茄子中含维生素P700mg,其含量居蔬菜之冠。维生素P对人体有特殊功效,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和身体细胞间的粘合力和修补能力,使毛细血管保持弹性和正常状态的生理功能,有防血管破裂的作用,所以医学专家称茄子是强化血管的蔬菜。常吃茄子对高血压、脑溢血、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及咯血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并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及利尿作用,同时还有预防坏血病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
另外,茄子还含有少量特殊苦味物质茄碱苷从,纯品为白色结晶状,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生理功能的作用。
中医药学认为茄子甘凉、清热活血、止痛消肿、祛风、通络、消炎、解毒、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而夏天吃茄能消火。茄子全身均可入药,其果实、茄蒂、茄把、根、花、叶、幼苗都具有止痛消肿、清热、活血等功能。古代名医朱丹溪认为茄子属土,甘而喜降,肠道疾病患者多吃茄子补脾益胃。现代医学分析,茄子对抗癌作用有三:散血止痛、消肿、宽肠。
茄子从“不登大雅之堂的布衣”发展到如今菜中“新贵族” ,已日渐成为餐桌上一道独特风景。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保健意识的增强及食用营养水平的提高 ,必将促进茄子需求量增多 ,发展茄子栽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热心网友
茄子的营养,也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Q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这是许多蔬菜水果望尘莫及的。维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弹性和生理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
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宜多食,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所说:“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所以,大便于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多吃些茄子,也有帮助,可以选用紫茄同大米煮粥吃。《本草纲目》介绍,将带蒂的茄子焙干,
研成细末,用酒调服治疗肠风下血;《滇南本草》主张用米汤调服,
更为妥当,因为肠风下血和痔疮出血,都不宜用酒。
把带蒂茄子焙干,研成细末,更常作外用。【科属】为茄科植物茄的果实。
【别名】落苏、酪酥、昆仑瓜。
热心网友
茄子的营养:
茄子含有维生素P,也叫芦丁,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血管弹性、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的作用。茄子富含抗癌物质龙葵碱。
由于紫茄子龙葵碱含量较其他品种茄子含量高,所以食疗抗癌以紫茄子为佳。
茄子能增强体内抗氧化物质的活性,从而减弱和清除自由基产生的不利影响,达到抗衰延年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