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中秀才则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5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07

中举
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08

刘德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08

在传统戏曲中,常常有剧中人物高中进士、点了状元的例子,其实,在我国历史上,隋、唐以前别说状元,连进士的名称也没有。
开科取仕始自隋、唐。隋、唐以前是选举制,即由地方逐级推荐德才兼备者。州举秀才,郡举孝廉,成为定制。汉时的曹操就是被举荐出来的孝廉。唐袭隋制,沿用的是开科取仕,一直沿袭到明、清(元朝曾一度罢过科举)。
明、清时的秀才不同于隋、唐。唐代秀才有两种含义:一是常科的一种;二是进士的通称。明、清则把童生参加最初一级的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及格的呼为生员,又叫诸生或庠生,俗称秀才。中了秀才的人叫进学,可以被送入县学或府学学习,并换上秀才的*(明代戴方巾,清代帽尖用银顶,身穿蓝袍,俗称蓝衫),第一名叫院案首。
举人在明、清时称为孝廉,是沿用古制,创始于汉武帝时代。后来历代相沿袭至隋、唐。明、清时代,秀才参加省城举行的乡试被录取的叫中举,即所谓举人,也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
举人进京参加*一级的考试得中的称为进士,会试得中第一名的称为会元,廷试(又称殿试)得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状元的名称始于唐朝武则天的时候,开始时叫状头。不过,到了宋代,进士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可以称为状元,即所谓名列“魁三”。至于武状元,北宋王安石变法举办军官学校的时候还没有,到南宋才开始有此一科。当然为了剧情发展及艺术表演等需要,在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其所在时代还没有的进士、状元等,虽是虚构,但却是允许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