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7:31
这些年,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情况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但具体流失数量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从技术角度来说,统计是比较困难的。另外,从某种不可言说的角度,有能力进行统计的部门,也不会把这个作为大事认真对待,提都不想提,谁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拿黑龙江为例,有说这些年总共流失两百万的,有说一年20多万的,但都没有一个可靠的来源。但黑龙江的总人口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8年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773万,而十年前的200年统计数据则是3825万,这个统计应该是指户籍人口。从这个数据看,十年间人口减少了52万,看起来并不多。这个减少的里面,一方面是人口流失,另一方面也和黑龙江省的低生育率有极大关系。
既然从整体上无法确切了解人口流失情况,只能在一些细节上寻找端倪。
为些,笔者查阅了占据全省人口接近三分之一的哈尔滨市情况,尤其是小学生招生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希望让大家得以管窥黑龙江省目前人口流动的一些特点。
为什么要用哈尔滨呢,因为经过笔者的整理,发现只有哈尔滨市*在这方面的统计更齐备,省内其他地市很难得到公开有效的数据。当然,作为省会城市,能做到这一点,不值得高兴,这是应该的。
看下面这张表格,这是哈尔滨从1996年到2015年的招生情况。
为什么是从1996年呢,因为这一年松花江地区并入哈尔滨市,此后这些年虽然行政区划内部有调整,包括新设松北区,县改区,部分区合并,但总体的行政管辖没有大的变化。
为什么只到2015年呢,不好意思,笔者找的哈尔滨市公开的权威数据,只到这一年。但这并不影响对整个趋势的分析。
1996年哈尔滨全市(包括各区各县和各县级市)小学招生15.3万多人,而2015年全市招生只有7.4万人,几乎不到一半。这个下降的幅度是很惊人的。当然,2014年更惨,才6.7万人。
而且可以看出来,从新千年之后,每年的小学招生人数下降到10万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按平均6至7周岁上小学的话,倒推一下,也就是1993年、1994年本地出生的孩子就在减少了。
什么原因,令人费解。
看完总体,再看市区和市辖县市的入学数量,也很有意思。
市区招生人数从1996年到2003年,一直呈现总体下降,但从2004年起,招生人数开始增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简单,2004年起,哈尔滨行政区划调整了。原来是7区12县(市),松北区成立,呼兰县改为呼兰区,变成了8区11县市。而到了2006年,动力、香坊合并,阿城撤市为区,又变成了8区10县市。2014年,双城撤市为区,哈尔滨下辖9区9县。
与此同时,哈尔滨下辖县市小学招生人一直远超市区,占整体入学数量的多数,1996年达到11万人,但从2004年起,一下子落到了6万人左右,下降速度非常快,但比例没怎么变,还是占多数。到了2013年,市区小学招生人数就超过了县市,此后这个幅度一直在增加。
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撤县或市有关,另一方面,应该是大量县市人口涌入哈尔滨所致,这个应该是主要因素。以哈西、群力、松北为代表的新型居住区,县市人群通过买房等来就读的,不在少数。但具体数量就不得而知了。相信居住在这几个地区的人应该有切身体会。
作为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副省级城市,哈尔滨这20年来的总人口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000万左右,但小学入学人数从15万降到现在的每年六七万,这其实已经相当说明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7:32
我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我就是你们口中所说的”外流的人“。我表达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龙江大地养育了我一直到大学毕业,因为想再看看外面的‘大世界’,毕业以后就离开了那里,现在已满10年。最初的好奇变成了如今的‘无奈’。
其次,相比山海关以南地区的大中以上城市,多半都由很多‘外乡人’组成的,不需要靠‘人情世故’,大家凭能力赚钱,所劳有所得,很公平。
我觉得现状来说,在外的人(没有彻底定居在外的人),还是想要回到家乡做想做的事,满足生存基础上,为家乡贡献力量。
东北人情世故纵然较深,但也不是一点不改变,只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代代的返乡人把更先进的思想带回去,慢慢的建设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7:32
那是因为黑龙江省属于一个工业发达的省市,而许多年轻人更加喜欢网络科技行业,所以许多年轻人都会外出打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7:33
这个和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原因,发展不起来导致人口流失率比较大,大家都去大城市发展了,所以更没有人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7:33
主要是现在的空气污染很严重,而且天气也变暖了,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已经缓慢下来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