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的历史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0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4

甲午战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

第一款:“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  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积极向中国扩张。1872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

并迫使清廷承认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即间接承认琉球人是日本属民),从撤军。由于清廷的软弱*,日本于18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

经过:

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14年7月下旬,中日两军在朝鲜境内开战。清军在丰岛海面被日军偷袭之后,很快被在陆上的成欢驿的日军偷袭(成欢之战),由于朝鲜*已被日本控制。

叶志超、聂士成等部驻牙山的清军*绕道汉城,北撤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安道首府-平壤。毅军以分统太原镇总兵马玉昆率五营一队,与河州镇总兵卫汝贵盛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13526人,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

从1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

清廷估计到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速谋战守。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大本营对山东半岛的作战部署为“海陆夹击”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建完各炮台后,即调派绥、巩军各4营分别驻守北帮炮台、南帮炮台。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北洋护军,并在海港东西两口布设防材和敷设水雷248颗。

结果:

议和缔约

10月初,奕欣亲自出面,请求英国联合美国和*共同调停中日战争。由于美、德、俄三国各有各的打算,英国于10月6日提出的调停建议没有获得任何结果。

11月初,日军侵入辽东,将战火烧入中国。清*十分恐慌其“龙兴之地”遭到兵燹之灾,又转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调停。这时,美国*认为对清*进行讹诈的时机已到,表示愿意居间 “调停”。

由于急于求和,李鸿章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即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商议和的条件。但日本拒绝和他谈判,同时又通过美国人要求清*派出 “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

当时旅顺已失守,慈禧皇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欣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当时日本正在猛攻威海卫。

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觉得使清*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将清*的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

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自动宣布承诺休战,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袭占澎湖,造成威胁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

4月14日,清*电令李鸿章遵旨定约。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扩展资料:

甲午战争的危害:

中国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远东

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另外,日本为了对抗*,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

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甲午战争标志着中朝之间上千年的宗藩关系正式终结,朝鲜名义上获得了,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之后*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

对远东局势来说,《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午战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4

伪满州之地遗留着日本的遗毒,要毒害中华英雄方伯谦险恶的居心。整剧内容令人作呕。李鸿章一位卖*比秦桧还坏一千倍,涂脂抹粉变成功臣。《清史稿• 李鸿章传》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二先生是汉奸。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这些流传在清末朝野的诗句,满天飞。岂是事岀无因。 李鸿章签了三十多份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利用权势不让任何人签条约除了他。而且挟洋自重,西方指名道姓只能李鸿章一人签约。因为只能签不平等条约才能从合约里收到回扣钱,因此不管打赢打输全部加大赔偿,从条约利益里收回扣钱。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淋漓尽致。导致李鸿章之后,*行为层出不穷。李鸿章肆意滥抢功劳和贪污,把持朝政四十年,导致中国从世界首富天朝之国走入蛮荒之国。一个无德之人,官越大做了越多对国家和人民危害越大。晚清洋务失败李鸿章一人之咎!此后中国一再屈辱再屈辱,与李鸿章*息息相关,几亿中国人凄惨死亡,皆因李鸿章一人之过。
丁汝昌其人出身草寇,抽鸦片、性情浮华,亳无韬略,虽为海军统帅,而平日宿娼聚赌,好私斗,一身匪气,不但没有半点海军知识,连普通陆军知识都不具备。没有海军的知识用什么来判断手下好与坏,用什么来领导海军?据正史记载,丁汝昌是投降日本后,畏罪服食鸦片加酒自杀。光绪皇帝极为愤怒,下旨“籍没家产”,不许下葬。世间最恶毒的判决“死无葬身之地” 。生时污染人间精神,死后污染无辜青山。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全部来自沈葆桢。没有沈葆桢,李鸿章完全没有能力创建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来自福州船政,除了丁汝昌之外。整个北洋水师将领全部来自福州船政。福州船政创立人是左宗棠,经营人是沈葆桢。北洋水师表面是李鸿章创立的,事实上是福州船政水师。海军是技术兵种,用人和评价手下的好坏,提升战力,需要海军知识。可以说,每一位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之死,都是被丁汝昌和李鸿章所冤杀。居然把这种祸害之徒,涂脂抹粉变成英雄。
邓世昌一位平庸英雄吹了比天还大。邓世昌是被李鸿章特意奖励,李鸿章可是一大卖*,那邓世昌虚假功名又有什么意义?邓世昌致远舰打捞上来后发现致远仍有炮弹。按照当时情况,既然致远号的船身已经被击中,并且有了大幅度的倾斜,倾斜的船会转弯,怎么可能去撞上日本军舰?而且致远舰也不是中了日舰鱼雷爆炸沉没的,日本甲午之战记录所有日舰未发一枚鱼雷。邓世昌致远舰是内部自爆沉没,是人为引爆。为什么邓世昌不选择与舰同爆共存亡?邓世昌的特殊英雄不成立。
并且,事实上,与舰共存亡,不是跳海弃舰自杀,而是留在舰里直到战死,或在舰里自杀,这才是与舰共存亡。所有内里情节,存在太多疑点。甲午海战所有舰长都是留在舰里自杀。惟独邓世昌跳海自杀。为什么会游泳的人会选择跳海自杀殉国?第一不一定自杀成功,第二增加被俘虏的机会,笫三增加别人置疑是否殉国自杀。因为中国有水遁逃命秘法,就是潜入水中,闭气潜游几十米或上百米,然后仰游只露出鼻子和口,在这种距离之下,用肉眼在海中根本无法找到你的位子。茫茫大海不可能游回岸吧?他有可能游到敌舰投降,然后隐姓埋名。
从甲午海战沉船打捞上来的炮弹,发现中国弹头是泥沙弹头,日本弹头是高爆火药弹头。因此怀疑李鸿章甲午期间串通日本间谍所为何事。这些弹头都是李鸿章指定亲戚包办。北洋海军在如此条件之下死伤大半,日舰根本无法击沉,方伯谦决策正确撤离,因此可以确定方伯谦是被李鸿章杀人灭口,并嫁祸于他。正史《清末海军史料》记载,查黄海一战,济远中弹70余处,伤痕累累,由此可见,方伯谦济远舰是在奋战后,带着重伤撤离战场。济远舰甚至因开炮过多导致炮盘熔化。方伯谦济远舰只有两千吨级,中了70多炮弹已到沉没临界点。这是临阵脱逃吗?方伯谦保住了军舰,减少了伤亡,缩小了败亡,杀出血路,他不是民族英雄谁有资格是!
现代中国怎么会培养出这些导演,令人严重不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5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战争爆发的1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1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他的军国主义倾向。
结果: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影响: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