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你觉得翻译得特别好的品牌名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4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1:41

如果大学和大学城,也可以作为品牌看待的话,我力推这个:海岱山 = Heidelberg。即 海德堡。Heidel 音即为

「 海岱
」,而Berg就是 德语的「 山
」。为何
「海岱」呢?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而海岱就是齐鲁:《禹贡》:「 海 岱 惟 青州 。
」 孔
传:「 东北据 海 ,西南距 岱 」。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 浮云连 海 岱 ,平野入 青 徐 。」海,渤海;岱,泰山。海岱之间,就是山东。后世的泉州就是远隔万里,人称他文物昌盛,也还是誉为:海滨邹鲁。也无怪于后人接着这样写道: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海岱山」出自留学此地的诗人冯至,他的中篇《伍子胥》,写于抗战,以伍子胥的负仇出奔,喻一个民族的成长。他对自己一生所系的城市的译名虽未流传,可这点译缘,足以使人品味再三。想起钱钟书晚年的一句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PS:《伍子胥》里,同样情怀的一段话:  子胥少年时,常常听人讲些贤人的故事,再看楚国紊乱的情形,总认为那都是早已过去的了,现在不会再有,由于羡慕,心里每每感到异代不同时的惆怅。但是,如今他忽然领悟,就是在不久的过去,那平静的洧水也映过一个贤明的子产的身影。他真后悔,他为什么不早一年离开城父到郑国呢?听说在子产未执政的前一年,吴国的季札聘使列国时,路过郑国,晤见子产,二人谈礼乐,论*,像是旧交一般;又听人说,子产死的消息传到东方的仲尼的耳里时,仲尼痛哭失声,感慨着说:
「 真是古代的遗爱呀!
」 时代这样紊乱,你打我,我打你,但是少数的几个人还互相怜爱;宇宙虽大,列国的界限又严,但在他们中间,内心里还是声息相通的。子胥对于这点微弱的彼此的感应,怀有无限的仰慕,而他自己却是远远近近感受不到一点关情。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