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1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3:15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 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影响 比热值的主要相关因素有:
1. 不同类别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比 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一杯水与一桶水,它们的比热相同;
3. 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是不相同 的,如,水的比热与冰的比热不同;
4. 温度改变时,比热容也有很小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忽略。比热容表中所给的数值都是这些物质的平均值;
5. 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在体积恒定与压强恒定时不同,故有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两个概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3:16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单位温度所需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 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根据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c=△E(Q)/m△T
△E为吸收的热量,中学的教科书里为Q;m是物体的质量,△T是吸热(放热)后温度所上升(下降)值,初中的教材里把△T写成△t,其实这是很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T=△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t,但国际上或者更高等的科学领域,还是使用△T)。
因此会受到物体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3:16
从理解的角度谈,定义可以自己搜索下。
简单来分析,比:就是比较的意思。热:是热量。容:是容纳的意思。
连在一起,就是来形容不同物质对热量的容纳能力的。
类比法:两个横截面积不同的烧杯,加入同样多的水(相当于热量),那么横截面积大的水的深度变化的少(相当于物体吸热后温度的升高),说明此容器对水的容纳能力强(类比不同物质对热的容纳能力)。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俊狼猎英】团队为您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