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04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1 20:26
淝水之战:时间是公元383年,交战双方是前秦、东晋,交战地点是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结果是东晋胜利,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安、谢玄败苻坚于淝水,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具体来说,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1 17:51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东晋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击败前秦军进攻的著名的战略决战。
太元七年十月,前秦王符坚在长安(今西安西北)与群臣商议进攻东晋的事宜,他认为前秦可以动员97万大军,并准备亲自出讨,以统一天下。时朝臣多反对,唯秘书监朱肜、冠军将军慕容垂等力主攻晋。苻坚自恃国强兵众,夸口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坚持攻晋。
八年(383年)五月,东晋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桓冲率军10万攻襄阳(今属湖北),另派兵击沔(今汉水及其北源陕西留坝西沮水)北诸城及武当(今湖北丹江口西北)。又遣将攻蜀,拔五城(今四川中江),进攻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六月,桓冲别将攻拔万岁、筑阳(今湖北谷城北)。苻坚获悉,倍加震怒,除分别派兵援救外,即于七月下诏大举攻晋,征发各州郡公、私马匹,平民十丁抽一。高门富豪子弟、精通武艺的都授以羽林郎,共得3万多人,任命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建威将军、少年都统。对晋孝武帝司马昌明、谢安和桓冲等人亦先任以官职。八月,苻坚派阳平公苻融统率骠骑将军张蚝、抚军将军苻方、卫军将军梁成、平南将军慕容暐及慕容垂等步骑25万人为前锋,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都督、梁二州诸军事。不久,苻坚自长安南下伐晋,统领步兵60多万,骑兵27万,队伍首尾千余里,浩浩荡荡。九月,苻坚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后续凉州兵始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路蜀汉方向的兵力顺江而下,东路幽、冀方向的兵力到达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西绵延万里,水陆并进,仅运粮船计有万艘。苻融统率的先遣部队到达颍口(今安徽颍河入淮河口)。
在前秦大军压境之下。晋廷调兵遣将迎击,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率众8万抵御秦军。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名水军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主持东晋朝政的谢安临危不乱,处置有序。十月,苻融等攻破寿阳,俘晋平虏将军徐元喜、安丰太守王先等。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胡彬得到寿阳陷落的消息,遂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命卫将军梁成率兵5万屯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并于洛涧入淮水处设木栅切断淮水水道,使胡彬的水军无法东撤。谢石、谢玄的主力部队自东向西推进,因害怕梁成,到达距离洛涧25里处便停止前进。胡彬困守硖石,粮食将尽,派人向谢石报告。不料,信使被秦军截获,并送至苻融处。苻融即报告苻坚,说晋兵人少,粮食不继,宜乘机发动攻击。苻坚得此消息,即将大军留于项城,自领轻骑8000赶往寿阳,倍道就苻融。苻坚等至寿阳,即派在襄阳俘获的晋将朱序前往晋营劝降。朱序仍心向东晋,便借机对谢石说,前秦百万大军还没有全部到达,应赶快攻击其前锋。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
十一月,谢玄派鹰扬将军刘牢之率北府军精兵5000人击秦军梁成部。晋军奋勇渡河,于阵击斩梁成及其弟梁云,又分兵切断秦军退路。秦军腹背受敌,溃逃,争赴淮水,溺死1.5万人。
晋军擒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振奋,乘胜水陆继进,径*淝水。苻坚、苻融登上寿阳城,见对岸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今寿县城北四里)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面有惧色。前秦军于寿阳城东淝水西岸布阵,晋军进至淝水东岸,两军隔水相望。谢玄派人通告苻融,要求秦军稍稍后退,让晋军渡过淝水,然后两军一决胜负。秦军将领以为自己人多,应扼守淝水,阻其上岸。苻坚主张待晋军半渡时,以铁骑突袭取胜。苻融亦以为然。不料,秦军一退不可收拾。朱序乘机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军以为真败,争相逃命。谢玄、谢琰、桓伊等率精兵8000涉渡淝水猛攻。苻融上马冲入军阵,欲阻止秦军盲目退却,马倒被晋军所杀。
前秦指挥无主,更加溃不成军。谢玄等乘胜追击,直至青冈(今寿阳西30里)。秦军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追至,因而草行露宿,不敢停息,加之饥寒交加,死者十之七八。苻坚中流矢,单骑逃往淮北。朱序、徐元喜及原前凉主张天锡等一起投奔晋营。晋军收复寿阳,俘秦淮南太守郭褒。苻坚沿途收集离散士卒,及至洛阳,仅剩10余万人。
点评:此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战争。前秦王苻坚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单路突进,战线太长,分散兵力,缺乏协同,对朱序等人的活动没有察觉;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急于决战,导致大败;东晋则临危不乱,上下一心,一致抵抗,主将指挥若定,并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淝水之战后,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1 19:25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公元4世纪前后,我国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王朝统治着;南方,由东晋王朝统治着。前秦国王苻坚一心想向南扩展,统一全国。公元383年,苻坚强迫征发汉族和各族人民当兵。他带领步兵60万、骑兵20万向南进发,自恃兵多,并以为能取胜,曾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拥有这么多的军队,大家只要把马鞭投在长江里,就可以截断长江的巨流。”东晋宰相谢安派精兵8万人迎战,为了稳定军心,他邀请亲友一起游山下棋,以示镇静。东晋和前秦的军队在淝水两岸隔河对峙。前秦先是攻占了淝水岸边的寿阳县,之后,苻坚派部下朱序到晋营诱降。朱序本是晋将,*降秦,心还向着东晋。朱序同晋军约定了瓦解秦军的计划。东晋大将通知苻坚,说晋军准备渡过淝水会战,要求秦军向后退出一块空地来作战场。苻坚想乘晋军渡河的时候袭击晋军,就命令秦军后退。秦军里的各族兵士,阵势一移动,朱序又乘机在阵后高呼:“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兵士听到呼声,顿时如潮水般地向北方溃退。晋军乘势渡过淝水,奋勇追击。苻坚中了箭,单骑逃命。秦军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还以为追兵到了,昼夜奔跑,不敢停留。苻坚逃到洛阳,收集残兵,只剩了10多万人,损失的有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