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哪几年到哪几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8:41

展开3全部

十三五是2016年到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规划纲要依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十三五期间的成就:

“十三五”期间,“天眼”启用,“蛟龙”入海,“悟空”号入轨运行,“墨子号”飞向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向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能力的提升。

西班牙IE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巴尔迪维索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国的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几乎覆盖和满足所有日常生活需求,方便且先进。随着中国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变,加速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9:59

“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应为:2016年—2020年。“十三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依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扩展资料:

中国是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因为苏联援华中断胎死腹中。

第三个五年计划是1966年重新启动为1966-1970年,以后的五年计划都未中断,为每一个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其中,“一五”至“十五”称“计划”,“十一五”起改称“规划”。

“十一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1:34

01 2016至2020年

十三五是指2016至2020年这五年。十三五规划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外,十三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也包括重大行动、重大计划、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务,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前苏联援华东断胎死腹中。第三个五年计划是1966年重启为1966-1972年,之后的五年计划都未终断,为每一个时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在其中,“一五”至“十五”称“方案”,“十一五”起改叫“整体规划”。

“十三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6-2020年。十三五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外,十三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也包括重大行动、重大计划、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务,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