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高考选科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好二三四

3+1+2高考选科:“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选科建议:

一、识别孩子的性格、兴趣、行为风格和职业倾向。家长们既可以通过性格分析相关的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识别孩子的性格类型、平时的兴趣爱好、特长、未来的职业梦想等来识别孩子的特点。

二、认真研究孩子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因为这样的科目才容易取得好成绩;所以我们家长平时,特别在初中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孩子最擅长最喜欢的科目;如果孩子找不出自己最喜欢的科目,至少可以观察孩子最不喜欢的短板科目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

热心网友

新高考*3+1+2取消文理分科,考生选择的科目为3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数外+1门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2门再选科目(思想*、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该模式下考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等学科搭配文科组合,进一步扩大专业覆盖率。

“3+1+2”的模式意味着,摆在学生面前有12种科目组合形式,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种。学生除了依据自身爱好、特长选择选考科目外,还要兼顾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在招生过程中,不少高校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做出了设定,如果考生没有选考某专业规定必考的科目,则不能报考该专业。

物理+化学+生物

大学专业覆盖率:96.22%

从选科组合占比数据来看,物化生也就是我们传统的理科组合最受欢迎,而这有可能与专业覆盖率广及就业热度高有关。虽然如此,但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选择这个组合还是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毕竟这个组合里的学霸实在太多,而且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学习难度较大。

热心网友

1、“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

2、“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

3、“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

八省市新高考实施方案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这八个省市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将在2021年高考实行“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想*、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再在化学、生物学、思想*、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文理分科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解析8省高考改革新方案 “3+1+2”模式有何不一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3+1+2”模式、等级赋分是啥?一图看懂八省市新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