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2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9 15:50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的鸟类都没有牙齿,它们各自进化出不同形状的喙,适应不同的取食需求。不过,化石记录表明,早期鸟类和它们的祖先兽脚类恐龙是一样的嘴里都长满了牙齿。以科学界对现生鸟类喙的发育过程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鸟类牙齿丢失的原因却一直议论纷纷。
那它们到底是如何在进化中把牙给弄丢了呢? 9月26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最新成果称,在窃蛋龙和基干鸟类中发现了牙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丢失的现象,并指出牙齿的异时发育退化是导致鸟类牙齿丢失的基本原因。 最早关注鸟类牙齿丢失问题的是荷兰古生物学家海尔曼,他在1927年出版的一本名为《鸟类起源》的书中提到:“最早的鸟类有牙齿,但是后来鸟类长出了角质喙,角质喙代替了牙齿的功能,所以牙齿不再使用,自然而然就掉光了。”虽然他没有说鸟类的牙齿是怎么掉光的,但在之后的整整20世纪里,没人对这个答案产生疑问,20世纪50年代,甚至有人进一步提出,鸟类牙齿丢失是为了减轻体重,从而更好的飞行。
“为了获得一个功能而失去或得到一个器官,在演化上是很难实现的,这就像人类想飞上天,可是却没有翅膀。”王烁说:“当时并没有人提出质疑,因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要拿出证据”,全世界发现的早期鸟类化石都十分的稀少,由于标本有限而且非常破碎,人们根本无法推测最早的鸟长什么样,也不清楚长牙的早期鸟类究竟只有始祖鸟还是所有的早期鸟类都有牙。”过了很长时间,科学界就没有了更多的讨论。直到2014年年底,有学者分析了数百种没有牙齿的现生脊椎动物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提出:鸟类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与牙齿发育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去年12月22日,王烁研究团队就曾报告称,他们在发现了一种幼体长牙、成体无牙的恐龙——难逃泥潭龙。这种恐龙刚出壳时,幼体嘴里至少有42颗牙,到了半岁时就只剩下34颗,而到了一岁时牙就全部丢光了。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恐龙中观察到牙齿长丢了的现象。因此,他们试图研究鸟类丢失牙的事实。早这次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牙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丢失的现象在窃蛋龙类和基干鸟类中同样存在,并且在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牙齿发育丢失的时间不断提前。研究小组称:“这说明牙齿的异时发育退化才是导致鸟类牙齿丢失的根本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9 17:08
鸟并不是一直没有牙齿的,他们的祖先是有牙齿的,只是在进化过程中消失的。但是这也使得它们相应肌肉消失,减轻头部重量,飞起来更轻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9 18:43
随着鸟类的进化长出了角质喙,角质喙代替了牙齿,牙齿就退化。牙齿退化的原因应该和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原始鸟类体型比较大,需要牙齿才能扑食大型的动物,依靠牙齿撕裂肉类,随着大型动物的消失,鸟类退化了牙齿为了更好捕捉体型比较小的动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9 20:34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今天的鸟没有牙齿。他们进化了不同形状的喙,以适应不同的饲养需求。但是,化石记录显示,早起的鸟类和它们的始祖兽脚亚目恐龙的牙齿完全一样。科学界已经对活禽喙的发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已经讨论了造成禽类牙齿脱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