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自序中的典故,知道的,还有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0:1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32

  蒲松龄生于明崇侦十三年(1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字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他的远祖曾为元代总管;明万历以来,蒲氏家族"科甲相继",虽不显贵,也算是诗书门第。可是到了蒲松龄的父辈,已家势衰微,他的父亲蒲盘不得不弃读经商。蒲盘有子四人,"为寡食众,家以日落",乃为儿子析居,每人授田二十亩。蒲松龄从此生活,"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狼嗥鼠鸣,境况萧然。(蒲松龄《述刘氏行实》)薄产不足自给,蒲松龄一生,只能"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
  蒲松龄自幼由父亲教读,"经史皆过目能了"。学习八股文之余,"辄喜东涂西抹,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聊斋文集·自序》)。十九岁时,"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得到学使施闰章的赏识,说他下笔有神,文有异香。科举以时艺试士,视诗为魔道。蒲松龄少年意气,入泮之次年却与同邑友朋结"郢中诗社",把盏吟思,寄兴凤雅。青年时代的蒲松龄,就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追求。

  蒲松龄三十一岁时,因乡试受挫,应同邑进士、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孙惠之聘,协办文案,充当幕宾,远离家乡,出游江淮。当时淮扬地区连年水灾,民不聊生,在作幕期间,他亲眼看到了官府的黑暗、豪绅的贪残以及人民的苦难。蒲松龄往往把现实所激起的忧愤,倾注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之中。淮甫水乡虽与齐鲁山色异趣,但难以消除蒲松龄的内心惆怅:"独上长堤望翠微,十年心事计全非。"岁月磋蛇,坎坷潦倒,前途茫然,不如归去。康熙十年(1671)秋,蒲松龄毅然摆脱作幕生涯,回到了家乡。

  南游归来,蒲松龄屡设帐于绪绅之家;而在同邑西铺毕际有家,时间最长,设馆三十年,才归老家居。毕际有是明代尚书毕自严之子,清代顺治乙酉(15)拔贡,曾任扬州府通州(今南通市)知州,于康熙十八年归田。毕家有石隐园、绰然堂、效樊堂诸胜,更有一座藏书甚富的"万卷楼",为蒲松龄读书和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授徒之余,蒲松龄继续撰写《聊斋志异》,还曾编过《庄列选略》,"惟与弟子辈闭门叹赏,而又不敢出以示人" 。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加执着和勤奋。毕际有似乎也能够理解蒲松龄的坎坷遭遇和狂放不羁。他们两人诗酒论文,相处甚得。蒲松龄《哭毕刺史》诗有云:"海内更谁容我放,泉台无路望人归。"看来他是把毕际有当作穷途知己的。

  康熙四十八年(1709)岁暮,蒲松龄撤帐回家,从此结束了塾师生活。虽然"聊斋有屋仅容膝",不能与毕家的绰然、效樊诸堂相比,但毕竟是自己的故居,他垂老归来,"心境闲暇梦亦适" ,感到无比快慰。

  康熙四十九年(1710),蒲松龄七十一岁高龄,才补了个岁贡生,他不免啼笑皆非。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的夫人刘氏去世,蒲松龄悲痛欲绝,亲撰《述刘氏行实》,寄托哀思。自此,他格外孤寂,每每"对酒无欢只欲愁"(《除夕》)。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二十二日,蒲松龄也辞世而去,享年七十六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32

蒲松龄生于明崇侦十三年(1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字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他的远祖曾为元代总管;明万历以来,蒲氏家族"科甲相继",虽不显贵,也算是诗书门第。可是到了蒲松龄的父辈,已家势衰微,他的父亲蒲盘不得不弃读经商。蒲盘有子四人,"为寡食众,家以日落",乃为儿子析居,每人授田二十亩。蒲松龄从此生活,"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狼嗥鼠鸣,境况萧然。(蒲松龄《述刘氏行实》)薄产不足自给,蒲松龄一生,只能"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
蒲松龄自幼由父亲教读,"经史皆过目能了"。学习八股文之余,"辄喜东涂西抹,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聊斋文集·自序》)。十九岁时,"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得到学使施闰章的赏识,说他下笔有神,文有异香。科举以时艺试士,视诗为魔道。蒲松龄少年意气,入泮之次年却与同邑友朋结"郢中诗社",把盏吟思,寄兴凤雅。青年时代的蒲松龄,就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追求。

蒲松龄三十一岁时,因乡试受挫,应同邑进士、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孙惠之聘,协办文案,充当幕宾,远离家乡,出游江淮。当时淮扬地区连年水灾,民不聊生,在作幕期间,他亲眼看到了官府的黑暗、豪绅的贪残以及人民的苦难。蒲松龄往往把现实所激起的忧愤,倾注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之中。淮甫水乡虽与齐鲁山色异趣,但难以消除蒲松龄的内心惆怅:"独上长堤望翠微,十年心事计全非。"岁月磋蛇,坎坷潦倒,前途茫然,不如归去。康熙十年(1671)秋,蒲松龄毅然摆脱作幕生涯,回到了家乡。

南游归来,蒲松龄屡设帐于绪绅之家;而在同邑西铺毕际有家,时间最长,设馆三十年,才归老家居。毕际有是明代尚书毕自严之子,清代顺治乙酉(15)拔贡,曾任扬州府通州(今南通市)知州,于康熙十八年归田。毕家有石隐园、绰然堂、效樊堂诸胜,更有一座藏书甚富的"万卷楼",为蒲松龄读书和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授徒之余,蒲松龄继续撰写《聊斋志异》,还曾编过《庄列选略》,"惟与弟子辈闭门叹赏,而又不敢出以示人" 。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加执着和勤奋。毕际有似乎也能够理解蒲松龄的坎坷遭遇和狂放不羁。他们两人诗酒论文,相处甚得。蒲松龄《哭毕刺史》诗有云:"海内更谁容我放,泉台无路望人归。"看来他是把毕际有当作穷途知己的。

康熙四十八年(1709)岁暮,蒲松龄撤帐回家,从此结束了塾师生活。虽然"聊斋有屋仅容膝",不能与毕家的绰然、效樊诸堂相比,但毕竟是自己的故居,他垂老归来,"心境闲暇梦亦适" ,感到无比快慰。

康熙四十九年(1710),蒲松龄七十一岁高龄,才补了个岁贡生,他不免啼笑皆非。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的夫人刘氏去世,蒲松龄悲痛欲绝,亲撰《述刘氏行实》,寄托哀思。自此,他格外孤寂,每每"对酒无欢只欲愁"(《除夕》)。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二十二日,蒲松龄也辞世而去,享年七十六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