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9:5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05:47
1、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
2、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3、一双筷子分为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4、《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暗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筷子有两根就是二,对应到八卦就是“兑”卦,是“口”的意思。
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5、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
6、一双筷子躺在餐桌上,就如同一支笔躺在书桌上,这是文雅的表现。
7、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8、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05:47
摘要筷子,看似简单的两根长形条棍,在中国却已历经了几干年的打磨、历炼及演变。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筷子称谓由来、使用方法、禁忌等构成了独特的筷子文化,几干年来筷子在饮食文化上的发展演变几乎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筷子文化的传承发展足以窥见到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筷子文化在中国也上演了几干年的历史。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饮食文化及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单从吃饭用具上来看,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西方人进餐用刀叉,各有各的习惯。刀叉和筷子,别看这两者只是小小的进餐用具,却大大的反应了了东西方人进食习惯的不同,以及东西方人生活观念的不同。
各有之特色。细究我国的饮食文化,筷子文化占据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筷子的使用,不仅解决了我国几干年来的饮食用具问题,同时也反应了中国人注重力求力事力物台于自然之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筷子,别看只是两根细细的长木棍,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讲,它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作为一种进餐工具,筷子除了影响我们的饮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内涵更值得我们深究、了解、继承和发扬。然而,近些年来,筷子文化在我国的年轻一代中似乎并没有得到完整的继承及发扬,相反地,在不知不觉中,筷子文化正慢慢生也在流失。
该如何挽救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下面就这一问题来浅谈个人一些微不足道的见解。
3 筷子文化的流失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们今天使用的筷子和它的祖先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出现了用塑料等‘’高科技’’材料制作的筷子日渐变多而已。筷子的演变发展,代表着中国几干年的智慧结晶。对于筷子,古今中外很多著名大师对其都有过高度的赞赏。法国作家家罗兰·巴特认为筷子相对于刀叉具有一种母性的温柔,它‘’不切、不抓、不毁、不穿……像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恰如其分的谨慎温柔动作。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东方文明”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似乎得不到应有的完整继承。随看身边的“80后”"90后”,又有几个了解筷子的使用禁忌的?或者说又有几个会正确使用筷子的?大多数年轻一代对筷子的使用方法都是类似抓铅笔的姿势,而铅笔与筷子都有‘长而笔直’’的特点,所以导致很多人误认为使用筷子和铅笔是一样的方法姿势。而在餐桌上该注意的各种筷子使用礼节,想必更是没有几个年轻人真正了解的。
归根结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国人对筷子文化的不够重视,而在这一过程中,鉴于筷子的使用多见于日常家庭饮食当中的特殊性质,父母本应该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是倘若父母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产生这种现象也不足为怪了。
4 从筷子文化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筷子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然而,从我们对筷子文化的“窥视”中,不免让人对如何继承承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产生担忧。就像筷子的历经过程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经讨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经深深融入中华子孙的思想及行为规范之中,但是近些年来年轻一代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受多元文化冲击的现实,又让人们担忧,新一代的成长能否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涉及到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筷子文化源自饮食文化,大部分体现于家庭饮食之中,该如何继承筷子文化,笔者认为,将其与家庭教育融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细究起来,筷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实也属于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当今社会,为什么产生越来越多的‘’崇洋媚外’’现象,或是引发了青少年丢失祖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现代家庭的很多父母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或是父母本身也有‘’嫌弃祖国传统文化故而‘’崇洋媚外’’的怪现象。家庭教育重在言传身教,父母本身的文化素养如何,在教育子女过程的初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文化偏向’‘意识,随看孩子的成长,慢慢地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
筷子的使用规则要求执筷子既要方便、灵活,还要牢靠、雅观。看一个人持筷、用筷便可知他的出身教养、品格个性以及脾气涵养、行当职位等,深言之,就是一个人的用筷礼节就能体现出他的家庭教养。
加之,就筷子本身使用结构而言,其暗含‘’一日要直,二日要齐,三日要和 的为人处事道理,若为人父母的将这些传统道理加以仔细揣摩,就不难看出这与我们传统道家思想提倡的‘’大和’思想不谋而合了,由点带面由表及里,一举多得,一顿饭的时间,即让孩子了解了祖国的传统文化,又让他们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岂不乐哉?
由此,重视筷子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就变成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了。这样一来,一个看似比较宏观的国家传统文化继承问题,就细化到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教育问题上了。
当然,在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家庭环境过程中,也要发挥学校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而教师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主体,除了要充分掌握利用好传统文化载体一一文本的讲解与教学外,也要求教师从理论上准确把握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内在气质,还要求从实践中掌握或搜集大量的素材以作说明和论证,更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影响转化于有形的文字讲解从而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才是关键所在。
对于学生在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选择性上的盲目性,教师能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指正,从而更深一层地懂得怎样用传统文化弥补多元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传统文化继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家庭和学校的作用,社会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开设“家长课程’’以改变中国传统的典型家长制教育方式的缺陷,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各种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养成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关注和学习的风潮。
在这一点上,一些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 ’国学堂’’等就涵盖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精神,引领了中国百姓的文化品位新潮流,也起到了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