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0:0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04:43
赵括所在时期纸还没有呢。这个成语实际是后世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赵括的解读,史记中记载赵括就是夸夸其谈,最终大败于长平。实际上史记可能有误读,可参考”资治通鉴“中对长平之战的记载,赵括的对手可是军神白起,也能以消耗掉秦军过半军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04:43
因为赵括虽然论战非常厉害,但是首次带兵打仗,就被白起全歼,故而赵括被称之为纸上谈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04:44
因为赵括一点没有实战经验,而且理论基础非常丰富,因此被称为纸上谈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04:44
一,什么样的人会被别人称作“纸上谈兵”?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会听到“纸上谈兵”这个词。在学生时代,我看《史记》,看到长平之战这一段,对那被白起坑杀的四十万赵军很是扼腕叹息。同时,我也对赵括这个罪魁祸首感到非常愤怒,认为就是他葬送了这些人。“纸上谈兵”这个词也成了赵括的代名词,在我心中成了一个极度的贬义词。
到了参加工作,接触社会时间长了,我才对“纸上谈兵”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现实生活里,被称作“纸上谈兵”的*多是些什么人?大家可以看看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或者你就是别人口中的“纸上谈兵”的人?
被别人称作“纸上谈兵”的人,基本都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有文化。这种人喜欢读书,爱好学习,对业务熟悉,惯于钻研。二是,有能力。这种人看待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三是,有性格。这种人不同俗流,不愿意背叛自己的良知,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四是,大多不得志或者难以得志,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被别有用心的人冠以“纸上谈兵”压制,根本难以得到一展才华的机会。
纸上谈兵
而惯于说他人“纸上谈兵”的是什么人呢?恕我直言,这些*多心术不正,没有多少真实本领,而且还热心权力地位。为了保住他们的权位,对于有能力有才干有性格的年轻人,给以打击压制。而“纸上谈兵”就是这些人使用纯熟的一根大棒。更通俗的一句话就是“此人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不可重用。”你不用人家人家哪里来的实践经验?!你看看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是否中过招。
现实如此,由今及古,使我对那个历史上“纸上谈兵”的赵括形象产生了动摇。赵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历史是否真的如《史记》中所说的一样呢?
二,赵括在历史上的记载。
我们对赵括的印象主要来自《史记》。而《史记》中记载赵括的事迹主要散见在围绕长平之战的段落里。它们分散在《史记》的《秦本纪》、《赵世家》、《田敬仲完世家》、《白起王翦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范雎蔡泽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部分。
具体的经过我就不再叙述了。主要经过是秦军占领上党,上党的吏民逃走,廉颇率领赵军前去抵御秦军并安抚吏民。在秦军的进攻下,廉颇屡战屡败,损失很大,*坚壁死守,双方进入对峙状态。秦国用应侯的反间计,诱使赵国更换了主帅,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廉颇。
赵括到军队后,更改了廉颇的部署,主动出击秦军,被白起用奇兵包围。在饿了四十六天后,赵括将精锐部队分为四队,反复与秦军博战,最后赵括在前线壮烈阵亡。赵括死后,他手下的四十万人投降秦军。除了二百四十个小孩子外,这些人全部被白起坑杀。白起的秦军也死亡过半。
长平之战
这段历史记载仅从表面看似乎还说得过去,看过以后,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形象立刻印入脑海。可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这段历史简直漏洞百出,无法自圆其说。我对司马迁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他的《史记》人称“谤史”,但我还是认为有大半是可信的。但是在这段历史上,他为什么会处理的如此粗糙,不合情理呢?
不过仔细想一想,秦国建立之后,焚书坑儒,把其他国家的史书全部烧了,只留下秦国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一方面是依靠秦国留下的历史,一方面是依靠自己去采集民间的传说,经过自己加工而写成的。
对于长平之战,他只有按照秦国的历史先记载下来,然后再加入赵国的民间传说。秦国历史主观性强,而赵国的传说那就更不可信了。四十五万人死亡的大悲剧,必须要有人负责。战死沙场的赵括正好成为老百姓发泄的对象,更何况有人还为了推卸责任推波助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赵括就这样成了“纸上谈兵”的代表。
赵括
三,赵括指挥的“长平之战”的结果。
从那段历史里,我们可以透过《史记》的零零散散的记录,推测出一些东西。还原当年的一些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挖掘出到底是谁,一定要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戴到赵括的头上。
首先,我们看看,这场战役赵国到底有没有取胜的希望。在国力上,秦强赵弱这不用说了。秦国的粮食充足,漕运省力,不可能产生后勤不足的情况。而事实上,我们也从来没有在历史上看到秦军有过后勤方面的危机。
在外交上,秦国和赵国交战,正合其他国家的意愿。最好它们可以拼个两败俱伤,才能符合各国的愿望。不管秦大胜还是赵大胜都不是列国愿意看到的。所以大家都在坐山观虎斗,没有人会去主动插手。这样,赵国只有靠自己和秦国死扛,没有其他任何的希望。
在军力上,秦军是实实在在的军队,而赵军里面混杂着大批的上党难民。赵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能够勉强维持对峙已经是极限了。有人说廉颇在等待秦军疲劳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让你带领一群职业军人和老百姓对半的混合军队,去打败百分之百的数量超过自己的职业军人,你敢说自己能百分百的成功吗?
从以上这些方面来说,赵军必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秦国胜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是赵括的出场打破了这个平衡。
赵括的出场似乎是偶然,可也是必然。书中说的是秦国应侯的计谋。不过赵国君臣都不是傻子,能看不出这么简单的反间计?不合情理。这只说明一件事,赵王要更换赵军的主将廉颇。而能够替代廉颇的人只有赵括。
而为什么只有赵括?说句老实话,那就是没有人会去干这件事。赵国的国力经过长期的消耗已经无力支持了。长平之战失败已经就在眼前。赵王让廉颇去*拼死一搏,廉颇明知道是去送死,根本不去。可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会败得更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顶替廉颇去做这种身败名裂的事情。只有找年轻人,找那种用国家的大义能够激励他,感动他的年轻人。赵括就成了唯一合适的人选。赵括是年轻将领里面的佼佼者,有着满腔的抱负,希望一展才华。他明明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任务,最终还是接了下来。
在长平前线,赵括让那些小看他的*跌眼镜。他最后虽然没有扭转战局,但是也让这四十万人死得其所。他用自己和部下的死,换取了秦军死亡大半的战果。如果除掉投降的人员,从交换比上,他创造了所有对秦作战最大的交换比,让秦军望而生畏。廉颇时候,赵军加上上党难民共四十五万,后来与王龁交战损失了两三万人。赵括用四十二万多的乌合之众,和白起五十万精锐秦军交战,最后以两万多的损失,消灭白起二十多万,这是何等的奇迹。而且赵括不死,赵军不降,这样的赵括还不能算做是名将?
四、是什么人要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扣在赵括头上。
对比那些被白起一生中,随随便便消灭的其他几十万军队,那些军队的将领的战绩和赵括相比,可谓不值一提。可是,赵括却落下了千古骂名。到底是谁要给他扣上“纸上谈兵”的帽子,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看第一位,就是赵括的父亲赵奢。赵奢也是赵国的名将,他取得的阏与之战是有名的胜仗,狭路相逢勇者胜也是他留下的名言。但是他和赵括谈论军事总不是对手,但他并不认为赵括好。赵括的母亲问他原因,他说赵括把军事看得太简单所以不好。
我们看这一段,感觉简直是南辕北辙,答非所问。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背后的含义。赵括和赵奢的军事理念不同,所以他们才会争论。但是赵奢的理论已经过时,不是赵括的对手。赵奢爱子心切,不愿意让赵括去战场实验他的新战法。所以故意在赵括的态度上找毛病,免得将来他被人利用,白白战死沙场。我们也可以看到,后来赵奢的预感应验了。
赵奢
第二个人是蔺相如。赵括为将,赵国君臣都选择了失言。人人巴不得赵括赶快去接替廉颇。只有蔺相如除外,以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来劝阻赵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蔺相如和赵奢关系密切,不想让赵括去长平赴死找的借口。
第三个人是赵括自己。赵括的母亲去赵王那里以“纸上谈兵”的理由,要求收回赵括为将的成命,就是受赵括指使。赵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九死一生?他为了报国,不惜一死,可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母亲和家庭也受到牵连。在去长平前,他把赏赐全部留在家里,购置产业。还让母亲以自己“纸上谈兵”的理由去找赵王,最后得到了老母家庭不连坐的承诺,安排好后事,他这才放心的走上了战场。
第四个人,就是赵国的那些君臣。长平之战已经进入尾声,大败在即。赵国这些君臣,长期以来他们的策略错误百出,最后使得长平变成一个必败的死局。用赵括为将,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如果赵括按照他的新战法打赢了,就是自己的英明领导。如果失败了,就是他“纸上谈兵”,咎由自取。最后赵括失败了,所有的失败原因都推到了赵括的头上。
第五个人,那就是应侯范雎。本来范雎以为反间计是一步妙棋,可以减少秦国的损失,尽快结束战役。他得到情报,知道赵奢对赵括的评价,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弄巧成拙。本来想减少损失,反而成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加了损失。为了掩盖他和秦国的失策,他们也必须要在秦史里把反间计说成成功,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扣赵括头上。
范雎
第六个人,那就是赵王。赵括的死可以说就是他给一手造成的。我们看历史,有一个难以解释的地方,那就是赵括被围后,他等了整整四十六天,他在等什么?
从这些信息里面,我们可以推测出赵括唯一可能成功的计划。那就是进攻秦军,故意让秦军包围,然后里应外合,打败秦军。这是赵军唯一胜利的希望。《孙子兵法》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秦军以不够两倍的兵力包围赵军,处处分兵,处处单薄。赵国近,秦国远,赵国的援军会比秦军到得早得多。一旦邯郸的赵军援军一到,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而秦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秦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紧急动员十五岁以上的,所有能够派上前线的人,派去遮绝赵救及粮食。
可我们却没有看到有任何赵国救兵的消息。为什么?那就是赵王出卖了赵括。赵王就是骗赵括去送死的,赵王已经抛弃了长平的军队,那些没有什么战斗力,变成赵国包袱的难民成了赵国的毒瘤,会生生耗死赵国。他不可能投入赵国最后的力量。他要把剩下的部队留在邯郸作为最后的依靠。战机稍纵即逝,赵括最终也没有等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赵王
这时的赵括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知道自己被骗了。赵国君臣给予他的最后的使命,就是让他带着这支残军去死。他没有选择投降,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最大的代价。他在战场上最后实验了他的新战术,赵括将精锐集中起来,激励他们,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去带领他们去拼杀。用他们的生命,获得了赵军最大的战绩。
而赵王,这个在最关键的时候退缩,出卖赵括的人,只能对百姓散布那些传说,来给赵括戴上“纸上谈兵”的帽子推卸责任。
赵括
第七个人是白起。白起打过无数的胜仗,死在他手下的敌人不计其数。只有这次长平之战,让他颜面扫地。差点被赵括打败不说,这战报都没法写。怎么写?自己包围赵括四十二万,在得到秦国全国的兵力增援后,和被困饿了四十六天的赵括对战,战场杀死赵括两万多人,自己阵亡二三十万,俘虏对方四十万?所以他只有坑杀四十万降卒,给赵括“纸上谈兵”泼上最后一盆污水。
就是上面说的这些人,他们用掌握的话语权,把“纸上谈兵”的帽子扣到了赵括的头上,让他背上千古的骂名。
白起
五、现今的年轻人,应该从赵括的经历中得到什么教训。
现实中的年轻人,只要你有抱负,有才干,有能力,你就会遇上赵括的情况,一顶“纸上谈兵”的帽子随时等待着给你扣上。所以,我们要从赵括的经历里面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第一,做人要低调。首先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要明白一件事,你可以有本事,但是不可有傲气。在刚进一个地方,在情况没有了解清楚之前,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对待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一步步稳扎稳打,尽快熟悉情况。这样,你才能够看出单位背后隐藏的所有东西。免得因为一时的炫耀才能被人盯上,成为“赵括”的候选人。
第二,要审时度势。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对待每一个人。在遇到事情后,要多想一想,不要被一些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从表面看到本质,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要推荐我?为什么这件事有那么多好处他自己不去做?要仔细研究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免得成为“赵括”,受人利用,为人顶缸。
长平之战
第三,要明辨是非,但吃亏要吃在明处。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要立场坚定,不可为图小利而失大义。但是,还有一点要清楚,那就是吃亏可以吃,为了集体、为了大家,牺牲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明白,吃亏要吃到明处,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对他做出的牺牲。免得糊里糊涂的当了“赵括”。牺牲了自己,还落下骂名。
第四,遇事不能冲动。年轻人气盛,容易冲动。虽然说,人人都懂得,冲动是魔鬼,可到时候都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所以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一般都比较自傲,刺激他们,让他们冲动就是那些别有用心人的拿手好戏。当你一冲动,判断失误,就很容易成为下一个“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