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5:00
城投债起源于上海。1992年,为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决定给予上海五方面的配套资金筹措方式,其中之一是1992年—1995年每年发行5亿元浦东新区建设债券。1992年第一只城投债,规模为5亿元。2006年9月,安徽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该省首家发债成功,效法者遍布全省。但安徽省的发行数量,则还在浙江、江苏之后。在地方 *** 的大量举债需求之下,2009年“城投债”规模迅速膨胀——2005年至2008年底的4年间,“城投债”的发行总量只有1585亿元,而在2009年的前8个月,“城投债”共计发放了只,融资845.5亿元。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存量 *** 债务清理解决文件均显示以城投债为主要代表的“旧”地方 *** 融资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供给收缩的逻辑推动城投债收益率在10月份以来出现大幅下降,信用利差已跌落至历史最低分位数水平。
与此同时,“新”融资模式呼之欲出,地方 *** 债全面替代城投债的融资功能是大势所趋,此外,PPP模式也将是未来 *** 大力推广的方向。PPP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如何看待 *** 对于PPP模式的推广?为什么PPP模式能有效降低地方 *** 债务风险?多项文件暗示未来PPP模式将会得到 *** 的大力推广。
财政部发布的《地方 *** 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地方 *** 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财预351号文)虽然是针对存量地方 *** 债务的处理办法,但均暗示PPP模式可能会是未来 *** 大力推广的融资模式:。
一、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企业的监督机构大部分只设有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性和权威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对同处一级的总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审计,只审计二级企业。 即使对总公司财务部门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机构改革后,专职内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更加突出,业务工作无法全面展开,难以适应内审实际工作需要。而且在内审人员配置上较少重视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素质的内审专职人员较少,在排员布阵上捉襟见肘,往往临阵磨*,找人凑数应付了事。
这种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无法满足内审工作发展的需要。2、内部审计职能过于狭窄由于 *** 审计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强力推动,使得内部审计的地位界定有所模糊,致使很多人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外嗣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必然产物.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监督机制。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方面,企业的经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并不重视.对于内部审计的人员配备、工作条件、信息流通渠道等各个方面不予以支持.甚至个别经理人员将内部审计视为“眼中钉”,根本就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便是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建立了内审机构,也只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也处于双重身份的尴尬境地。
在我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定位一直是监督与服务并举,内部审计既要监督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又要为其服务,这本身就将内审人员置于两难境地,可操作性很差。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左右为难,究其原因,乃是内审人员身份的双重性所致。
内审人员一方面代表国家行使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又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这种身份上的矛盾使内审人员进退两难。3、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内部审计人员能否完成其使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审计判断水平,是否熟悉企业经济活动,是否了解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的投资、融资规则和惯例,是否具有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
但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学历偏低,而且知识更新较慢,基本技能不足,不能较快地适应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许多国际上采用的先进审计技术,不能在企业的审计业务中得到应用。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助于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提供外界评判的依据。 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知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
特别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签证和评价,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性,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4、审计的效率低下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国内会计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产生强大的冲击,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对审计人员、审计技术及审计准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以财务审计为主,采用的审计方法基本上是对会计科目进行逐笔审查,方法陈旧单一,效率低下,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不相一致。
而在学术界,我国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局限于内部控制层面,将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研究的著述不多。5、审计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我国的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主要偏向于生产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中也只是刚刚建立,时间并不长久,为数不少的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因此将财务审计机构合一,只在财务部门中设置审计岗位;而由于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使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的发挥又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再加上领导者可以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内部审计人员精简并入财务部门或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力薄,很难发挥作用。6、审计性不强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内部审计的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充其量,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