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0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2:17
1809年1月4日,“盲文之父”路易·布莱尔诞生,15岁时其发明国际通用正式盲文.
“夜间书写法”的灵感
布莱尔于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来又送他去读书。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那时,盲生的课本是用放大的凸版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还得依靠口授。
1821年的一天,学校校长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这是一种“夜间书写”符号,用两行各6个凸点符号表示音标,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年仅12岁的布莱尔得到了启发,他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
创造6点制盲文
此后,布莱尔专心致志地研究这种盲文。1824年,刚满15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拟订了以不同方式排列的6点方案: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个变化,形成了一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出版了。
不过,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遭到校领导的反对,他们坚持延用原来的盲文,布莱尔不得不与保守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抑郁成疾。1852年1月,巴黎皇家盲人学校*采用受人欢迎的布莱尔点字。消息传到布莱尔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为辛勤劳动成果终于被承认而感到欣慰。不久即去世,年仅43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3:35
路易斯•布莱尔(Louis Braille, 1809.1.4-1852.1.6)是世界通用的盲人及视觉障碍者使用的文字系统布莱尔点字法的发明者。布莱尔点字法是一种通过阅读者用手指触摸由突起的点组成的文字进行阅读的方法。这种系统已经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已知语言。
布莱尔出生在法国巴黎东部的一个小镇考普瓦利。他的父亲西蒙-瑞恩•布莱尔是一位马鞍匠。三岁时,布莱尔用一个他父亲工铺中的缝纫锥将左眼戳伤。这件事毁了他的左眼,不久右眼感染,患上神经性眼炎,也失明了。四岁时布莱尔已经彻底成为一个盲人。布莱尔虽已残疾,但仍在父母的支持下坚持上学,直到他能够读和写。
十岁时,布莱尔获得了去往巴黎皇家失明青年学院学习的奖学金。此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该种类型的学校。这笔奖学金使他的命运不同于其他在巴黎街道乞讨的盲人。然而学校里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他被供给变味的面包和水,学生们时常被殴打和关禁闭。
聪明并有创造力的布莱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和风琴演奏家,并为整个法国的教堂演奏。
在该学校里,学生们可学习到一些基础的工艺技能和简单的贸易知识。他们也学习了通过感觉突起字母(一种由该学校创建者Valentin Haüy发明的阅读系统)来进行阅读。然而,这种突起字母都由铜丝在纸上压出,因此学生们从未学习如何写出这种文字。
1821年,一名叫查理斯•巴比尔的退伍海军军官访问了这所学校。巴比尔向大家展示了他发明的夜间书写文字代码。该系统通过12个凸点的不同排列表达意思,用于士兵在战场上不说话而传达高级机密。这种代码对一般的士兵来说都很难掌握,但布莱尔却迅速掌握了它。
这一年,布莱尔开始使用他父亲的缝纫锥来发明他自己的凸点代码系统,他15岁时完成了发明工作。布莱尔的这种代码系统,即布莱尔点字法,仅用6个凸点来组成每一个相应的字母,而巴比尔的系统则是用12个点来表示相应的发音。这种六点的系统使得人们通过手指的触摸就能识别字母并一次理解所有点所代表的意思,并不需要移动或重置等12点法中必需的步骤。布莱尔的系统也具有众多优于Valentin Haüy系统的特点,最显著的优点即是人们使用布莱尔点字法,既可读又可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01:26
●盲文
盲文,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了点字,它是用六个凸点组成的符号体系,以点数的多少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符形,可变化成63个不同的图形符号,是现代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盲文形式。
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叫"康熙盲字",俗称"408"。它是一种代码性质的盲字,以两方盲符的排列组合,组成408个号码,代表汉语的408个音节,每个音节按一定规律变换其图形可以表示四声。
20世纪初,"心目克明"盲字开始流行于除东北以外的地区,它以南京音为标准,有18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再加上另一个盲符标调。
1953年开始,全国普遍推广现行盲字,它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拼音盲字。它有18个声母、34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用另一个盲符作调号。
1975年,盲文工作者提出了盲文改革,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确定了"汉语双拼盲文"方案。它是以两方盲符拼写汉语的一个实有音节,即带调音节,声方在左,韵方在右。声方有声母、半生母、介母和零声符;韵方有韵母、零韵符和调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2:17
1809年1月4日,“盲文之父”路易·布莱尔诞生,15岁时其发明国际通用正式盲文.
“夜间书写法”的灵感
布莱尔于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来又送他去读书。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那时,盲生的课本是用放大的凸版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还得依靠口授。
1821年的一天,学校校长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这是一种“夜间书写”符号,用两行各6个凸点符号表示音标,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年仅12岁的布莱尔得到了启发,他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
创造6点制盲文
此后,布莱尔专心致志地研究这种盲文。1824年,刚满15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拟订了以不同方式排列的6点方案: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个变化,形成了一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出版了。
不过,布莱尔的6点制盲文遭到校领导的反对,他们坚持延用原来的盲文,布莱尔不得不与保守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抑郁成疾。1852年1月,巴黎皇家盲人学校*采用受人欢迎的布莱尔点字。消息传到布莱尔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为辛勤劳动成果终于被承认而感到欣慰。不久即去世,年仅43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1 23:35
路易斯•布莱尔(Louis Braille, 1809.1.4-1852.1.6)是世界通用的盲人及视觉障碍者使用的文字系统布莱尔点字法的发明者。布莱尔点字法是一种通过阅读者用手指触摸由突起的点组成的文字进行阅读的方法。这种系统已经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已知语言。
布莱尔出生在法国巴黎东部的一个小镇考普瓦利。他的父亲西蒙-瑞恩•布莱尔是一位马鞍匠。三岁时,布莱尔用一个他父亲工铺中的缝纫锥将左眼戳伤。这件事毁了他的左眼,不久右眼感染,患上神经性眼炎,也失明了。四岁时布莱尔已经彻底成为一个盲人。布莱尔虽已残疾,但仍在父母的支持下坚持上学,直到他能够读和写。
十岁时,布莱尔获得了去往巴黎皇家失明青年学院学习的奖学金。此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该种类型的学校。这笔奖学金使他的命运不同于其他在巴黎街道乞讨的盲人。然而学校里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他被供给变味的面包和水,学生们时常被殴打和关禁闭。
聪明并有创造力的布莱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和风琴演奏家,并为整个法国的教堂演奏。
在该学校里,学生们可学习到一些基础的工艺技能和简单的贸易知识。他们也学习了通过感觉突起字母(一种由该学校创建者Valentin Haüy发明的阅读系统)来进行阅读。然而,这种突起字母都由铜丝在纸上压出,因此学生们从未学习如何写出这种文字。
1821年,一名叫查理斯•巴比尔的退伍海军军官访问了这所学校。巴比尔向大家展示了他发明的夜间书写文字代码。该系统通过12个凸点的不同排列表达意思,用于士兵在战场上不说话而传达高级机密。这种代码对一般的士兵来说都很难掌握,但布莱尔却迅速掌握了它。
这一年,布莱尔开始使用他父亲的缝纫锥来发明他自己的凸点代码系统,他15岁时完成了发明工作。布莱尔的这种代码系统,即布莱尔点字法,仅用6个凸点来组成每一个相应的字母,而巴比尔的系统则是用12个点来表示相应的发音。这种六点的系统使得人们通过手指的触摸就能识别字母并一次理解所有点所代表的意思,并不需要移动或重置等12点法中必需的步骤。布莱尔的系统也具有众多优于Valentin Haüy系统的特点,最显著的优点即是人们使用布莱尔点字法,既可读又可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01:26
●盲文
盲文,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了点字,它是用六个凸点组成的符号体系,以点数的多少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符形,可变化成63个不同的图形符号,是现代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盲文形式。
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叫"康熙盲字",俗称"408"。它是一种代码性质的盲字,以两方盲符的排列组合,组成408个号码,代表汉语的408个音节,每个音节按一定规律变换其图形可以表示四声。
20世纪初,"心目克明"盲字开始流行于除东北以外的地区,它以南京音为标准,有18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再加上另一个盲符标调。
1953年开始,全国普遍推广现行盲字,它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拼音盲字。它有18个声母、34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用另一个盲符作调号。
1975年,盲文工作者提出了盲文改革,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确定了"汉语双拼盲文"方案。它是以两方盲符拼写汉语的一个实有音节,即带调音节,声方在左,韵方在右。声方有声母、半生母、介母和零声符;韵方有韵母、零韵符和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