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01:25
大米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煮饭就免不了要淘米。事实证明,淘米时搓洗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丢失的越多。而淘米、煮饭的过程,会使大米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尼克酸和矿物质丢失。
大米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每100克大米中含有蛋白质6.9克、糖76克、脂肪1.7克,还含有钙、磷、维生素、核黄素等。有人不管新米陈米都反复淘洗,认为这样能更卫生。但事实上,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米粒的外皮和胚芽中,极易随着淘米而流失。
根据实验,米粒经一次搓淘后维生素B1减少70%,二次后减少80%。两次淘米脂肪损失4%,蛋白质损失10%,无机盐约损失14%。同时,若将米粒浸水时间过长,水温又偏高,搓淘时用力过大,米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得就会更多。
如果大米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情况则另当别论。黄曲霉产毒菌株产生的代谢物黄曲霉素,毒性很强,是引起肝癌的主要毒素之一。在常压下,即使加热到100℃,它也能存活。大米受潮后往往易沾上黄曲霉菌,只能用搓淘方法将黄曲霉菌去掉。一般来讲,米经过第一次搓淘后,黄曲霉素可去掉55%左右,第二次可去掉62%,第三次可去掉72%,第四次可去掉87%,第五次能去掉96%以上。
从粮食的营养学来讲,要使米中的淀粉得到充分的糊化,应在做饭前半小时淘米。淘米的方法是,首先用水漂洗掉杂物,然后拣掉混在米中的细碎沙石,经2~3次的轻淘漂洗便可。如果陈米霉变不严重,可反复淘洗4~5次;如霉变严重,大米失去原有光泽,显得暗,甚至有霉点时,要先将霉点米粒拣出,用手搓洗3~5遍,使水清即可。
有人喜欢吃涝饭,即将米煮到半熟涝出,丢弃米汤后再在蒸笼中蒸熟。用这种方法做的米饭,大米中硫胺素、尼克酸、核黄素的保存率分别仅为17~33%、50%和24%。而不丢弃米汤的蒸饭,硫胺素保存率为62%、尼克酸为30%、核黄素则可以达到100%。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有些厂家加入了一种叫“氯气”的气体,氯气溶于水能生成一种化学物质,名叫“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在分解的时候,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有些自来水厂家用漂白粉来消毒,漂白粉的“主角”是次氯酸钙,它的“性格”也很不稳定,在空气中呆久了就分解。特别是遇到酸,哪怕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里形成的一点碳酸,它都会分解,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分解能杀灭细菌。
这就是说,自来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氯气。如果直接用自来水管中的水来煮饭,水中的氯气会破坏米里的维生素B1,时间久了,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诸如消化不良、皮炎等症状。据日本东京大学藤原元典的实验证明:用生冷的自来水烧饭,维生素B1的损失为30%左右。
正确的煮饭方法应该是先烧开自来水,然后将米倒入,这样水中的氯气已基本蒸发完,就会减少维生素B1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