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反映了儒家怎样的爱情观和审美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06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1:40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从《诗经》中的成语看孔子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的爱情观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姜桂芳(杭州市孔子研究会会员)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爱情题材常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但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中小学教材中已长久难觅描写爱情的诗文了。而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在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大胆地编入了一系列描写爱情的古代诗歌,如《诗经》中的《卫风.氓》、《邶风.静女》,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迢迢牵牛星》、唐代李商隐的近体诗《锦瑟》以及宋词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秦观的《鹊桥仙》,这一系列描写爱情的诗歌给高中语文教材增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给师生吹来了一股温馨的春风,深受师生的喜爱。但由于师生(包括家长)已久违古代爱情诗歌,也许还心存种种顾虑,又因为现代的爱情观已与古代传统的爱情观大不相同了,如何正确理解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者的意图,如何指导学生接受和理解孔子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的爱情观,这是很值得我们教师和社会工作者去认真研究的。因为《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从《诗经》中流传下来的爱情方面的成语特别多,这些成语中有的现在还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为此笔者特以《诗经》中的有关爱情的成语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成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孔子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评价以及他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爱情观,我想这对当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是很有意义的。

  一、 必须加深认识和理解孔子所揭示的《诗经》爱情诗的教化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有305篇诗歌,故又称“诗三百”,它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古代童蒙必读必背之书。
  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把用诗歌来教育感化百姓称之为“诗教”。“诗教”能起“正风俗”的作用,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温柔敦厚,《诗》教也。”《论语 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一段论述诗歌作用的著名言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激发感情意志),可以观(观察风俗的盛衰),可以群(引起感情的共鸣),可以怨(批评现实*)。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为《诗经》305首诗歌大都产生于周朝兴盛之时,那时圣君重视教化百姓,民风淳朴,而所选之诗歌又是经过乐官反复挑选加工,后来又经过大教育家孔子的删定,因此《诗经》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具有“正”(思想性好)的特点,能对百姓起教化作用。
  《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写得特别好,爱情诗大都就在“风”这一部分里。“风”最善于描写人之性情,最能感染读者起教化作用。为何称它为“风”呢?朱熹解释说:“风者,民者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而有声,而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朱熹的话告诉我们,《诗经》中的“风”中的诗歌能像自然春风吹动万物而发出的“万籁之声”那样感染打动人心,因此能起“正风俗”的作用。

  二、利用出自《诗经》中的有关描写爱情的成语扩大阅读,研究《诗经》中的一系列爱情诗,从而正确把握孔子在评价《诗经》时所提倡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爱情观。

  (一)、从“信誓旦旦”“匪石匪席”“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成语和名句中看古代恋人或夫妻的山盟海誓之深情。
  中华民族特别崇尚忠贞不渝的爱情,这可从以下祝贺新婚的对联中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如:“求我庶士,宜其家人”、“白头偕老,同心永结”、“芝兰千载茂,琴瑟百年和”、“良缘一世同地久,佳偶百年共天长”、“凤凰鸣矣,梧桐生矣;钟鼓乐之,琴瑟友之”。如果我们细心分析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以上这些恭贺新婚的佳联都是来源于《诗经》中的爱情诗歌,由此可见,《诗经》所表现的爱情专一的这一主题一直是为我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家喻户晓人人赞颂的。下面请看以下《诗经》中的成语:
  1、信誓旦旦:这一成语出自《卫风·氓》。“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这一成语可概括天下所有有情人热恋之时的情态,所以这一成语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的。《卫风·氓》全诗详见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具体介绍本文略。
  2、匪石匪席:这一成语出自《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匪,通“非”。这一成语的整体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不是席,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全诗较长,本文略)这一爱情誓言对后世影响极大,也许它就是“海枯石烂不变心”式的爱情誓言的滥觞吧,后来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与焦仲卿所发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誓言明显是深受《诗经》中的这一句“匪石匪席”的影响的,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
  3、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这一成语出自《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余不信,有如 敫日”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的坚贞爱情的誓言。如果把这句誓言翻译为白话文,那就是“活着如果不同住一室,纵然死了也愿意同埋一穴。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有如天上明亮的太阳!”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
  4、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这一成语式名句出自《郑风·东门》,此诗写一位男子表示自己爱情专一的誓言,全诗如下: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门门,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虑,聊可与娱。
  在这首诗中,这位男子的誓言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一开头他就说:“出了东边那城门,美丽的姑娘多如云。虽然姑娘多如云,不能动我半点心。”为什么不能动他半点心?因为他心中早已经有了意中人,这意中人就是“缟衣綦巾”那一位。我们读者千万别取笑这位古代“死心塌地”的男子,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男子又何尝没有呢?他们能做到“有女如云”“匪我思存”,这样忠于爱情的男子实在是值得大赞特赞的。《诗经》虽然写了一些负心的男子,但笔者认为象《郑风·东门》里这样的男子才是《诗经》所要歌颂的,因为在我中华民族中,这样的男子占了绝大多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忠贞不渝的爱情传统才得以代代流传。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成语式名句出自《邶风·击鼓》,这是写一位戍边的战士久役在外,想念回忆与妻子分别之时情景的爱情诗。全诗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田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于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描写了练兵场上战鼓声声,战士手持武器踊跃冲锋的场面以及不能与妻子团圆的原因,然后自然而然地想起当时出征之时与妻子生离死别的场面,想到自己深情地拉着妻子的手而发出的“与子偕老”的坚定誓言,又想到了因战争的残酷难以生还以实现自己诺言的悲痛心情。其中结尾那“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几句感叹的意思是:“唉,我要与你永别了,战争残酷将难以活着与你想见!唉,我要与你永别了,我那‘与尔偕老’的誓言将难以兑现啊!”这一唱三叹,感情之强烈,在爱情诗中实在是叹为观止,这位战士(役夫)对爱情的忠贞,对爱情誓言的恪守,真是令读者感动啊!这首诗歌开创了军人爱情诗那刚烈豪放与柔婉多情相结合的先河,对后世的军人爱情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妇人怀念远征丈夫的爱情诗,也可归入这一类。如《卫风·伯兮》中的“伯兮 曷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之句;如《邶风·雄雉》中那“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支不求,何用不臧”之句,同样具有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有人认为这些诗歌主要是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种看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诗歌所具有的很强烈的爱国意识,表达了军人和军人之妻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保国家的崇高精神境界,如《卫风·伯兮》就是典型的一例,这是很值得后人研究与学习的。
  (二)从“采兰赠药”“邂逅相遇”“人言可畏”等成语中看中华传统爱情的含蓄多情和道德规范。
  《诗经》中的传统爱情往往是以男才女貌为美,以含蓄多情为美。在《关雎》中的君子眼里,那“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淑女多么美丽啊;在《陈风·月出》中的小伙子看来,那“月出皎兮”的月光下姑娘是多么动人啊;在《邶风·简兮》中的少女眼里,那“硕人 吴 吴,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的舞师是多么雄健有力啊;在《卫风·伯兮》中的*眼里,那“伯兮 曷兮,邦之桀兮。伯也投殳,为王前驱”的丈夫是多么威风凛凛啊。但无论是少男还是少女,无论是役夫还是*,他们表达爱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含蓄多情,“乐而不淫”。请看成语:
  1、采兰赠药:这一成语出自《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兰兮” “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全诗如下: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 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 于且乐。惟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 殷其勤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 于且乐。惟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这首诗歌描写一群青年男女在溱、洧水旁游春之时相赠以兰草(大泽兰)与芍药之花,那一江春水倒影着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男女,他们又说又笑,互相赠送表达爱情的鲜花,多么热烈浪漫啊。你听,那姑娘说:“去那边看看好吗?”小伙子说:“我虽然已去看过,但我还是很愿意跟你一起再去看看。”这首诗歌中所写的青年男女用鲜花传情达意和所说的双关爱语又时多么含蓄多情,于是“采兰赠药”作为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固定成语流传了下来,它成了中华民族表达爱情的一种特有的形式,《邶风·静女》中那“贻之以彤管”的传情形式是与“采兰赠药”完全相同的。

  2、邂逅相遇:这一成语出自《郑风·野有蔓草》,此诗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邂逅相遇的欢愉。全诗如下:
  野有蔓草,零露 专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 攘攘。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在这首爱情诗歌中,作者反复咏叹的是“邂逅相遇”,即这一对青年男女是在没有约会情况下的有缘相会,好象是老天特意安排他们在充满野趣的田野上相会,在这首诗歌中没有男女的山盟海誓,只有那美人的“清扬婉兮”的清秀飘逸的精神和“婉如清扬”的明如秋水的眼睛在男子的眼睛中熠熠闪光。自然的田野,天然的巧合,无声的对视,这就构成了中国古典爱情的特有的含蓄之美,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
  3、人言可畏:这一成语出自《郑风·将仲子》:“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全诗如下: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我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是一位姑娘委婉地劝告自己的情人不要采取“逾墙”“逾园”“折杞”“折桑”等不文明的行为,要注意她的父母、兄弟以及邻里社会*的影响。诗歌采用反复的手法,突出了姑娘所劝之语的委婉多情。有人评论说这首诗歌中的“人言可畏”是写父母兄弟邻里以及社会对姑娘有压力,妨碍了她的恋爱自由,笔者认为这一论断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位姑娘所要强调的是谈情说爱应遵守道德规范,不能越轨,要注意社会*的影响。从这首诗歌中可见当时的社会*和道德规范对人还是很有约束力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中男女爱情那含蓄多情的传统也是在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的约束之下而逐渐形成的。
  (三)从“在水一方”、“室迩人远”、“德音莫违”、“宴而新婚,如兄如弟”等成语中*古代男女爱慕思恋的纯真感情和爱情失败之后那“哀而不伤”的特点。
  《诗经》描写爱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所选的爱情故事是不论其成败只论其正邪的,它不仅记录了一次次成功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而且也真实地记录了一次次失败的爱情和痛苦的婚姻。为何要描写并记录这些失败的爱情和痛苦的婚姻呢?那不仅是因为通过它能反映更多更广的社会现实,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故事中的主人(或男或女)追求幸福爱情的行为与品德极其高尚和感人,他们的心地善良感情纯真,同时对那些“二三其德”的负心人进行了无情的谴责,从而让读者自己从中辨别是非和正邪,起到诗歌应有的“教化”作用。如通过《关雎》可以看到“君子”那“求之不得”(失败了)却仍坚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君子风度和高尚的品德。另外让我们看下面几个成语:
  1、在水一方:这一成语出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男子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上下求索追求意中人的动人情景。全诗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凄凄,白露为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砥。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止。
  在这首诗歌中,这位男子所追求的伊人(那个姑娘)没有具体的外貌描写,但从那男子对她的“众里寻她千百度”式的不懈追求来看,她一定是一位才貌出众的美丽姑娘。但她恰似天上的一道彩虹,又像水中的一朵金花,但见其影,难见她的真身,摘不下,又捞不起,真是让这位男子可望而不可即,但他并没有泄气,就像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所追求的是真理,但屈原在他的诗歌里有时也是将真理比喻为美丽的姑娘的。也许这首诗歌中的美丽姑娘也是真理的化身吧,她那美丽的身影让人永远地追求不止。这首诗歌中的男子对爱情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是十分令人感动的。
  2、室迩人远:这一成语出自《郑风·东门之 单》:“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其诗如下:
  东门之 单,茹虑在坂。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 栗,茹虑在坂。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这首诗歌写了一位女子埋怨情人不来相聚娶,表示思念而不得见,虽然“室迩人远”这句话是对情人的埋怨之语言,但这位女子仍说得很有分寸,足见她是位很有修养的姑娘。其中“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说的就是心里话:“不是我不思念你,而是你不来见我。”,从中可见她那心地的善良和感情的真诚。后来“室迩人远”这一成语常用来表示思念远人或悼念死者,这跟当初的意义已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运用这一成语应当注意到这一点。
  由《诗经》中的爱情诗的名句而凝结成的爱情成语还有很多,如由《小雅·车辖》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凝结而成的“高山景行”,如《国风·鹊巢》中的“惟鹊有巢,惟鸠占之”而凝结成的“鸠占鹊巢”,如《邶风·谷风》中的“泾以渭浊,是是其 止”而凝结成的“泾渭分明”,如《大雅 卷阿》中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而凝结成的“风鸣朝阳”和“凤凰于飞”,如《国风·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花”而凝结成的“桃之夭夭”等,这样的成语举不胜举,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经》爱情诗歌的影响之深远以及孔子所提倡的中华传统爱情观的深入人心。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思想道德情操。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诗经》中的这些爱情成语,笔者特从《诗经》中挑选了部分爱情成语,使之前后意义连接成韵文,把它编为一个爱情故事,这样读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愿以此而抛砖引玉,与教育界同人一起为弘扬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多作贡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21:41

引用一下;

近现代研究者多认为,《关雎》是一首婚歌,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

诗“如后世催妆坐筵等词”(评《桃夭》)。《诗大序》言此诗:“发

乎情,止乎礼义。”故笔者以为,《关雎》是一强调社会理性的情诗,

理想的爱情审美关系在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诗情中和,一如孔子所

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

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河边,绿

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

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

言》说:“*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

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

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

过程。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

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

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

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

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

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心有灵犀一点

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诗到这里,

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前面说

过,《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所以,诗歌在肯定了

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在诗

歌中,这些关系和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美

观。

其实《诗经》中,不只是《关雎》,还有《桃夭》、《蒹葭》等大量的

诗歌都体现着这种理想的审美关系。《蒹葭》更是把爱情的审美体验提

升到了主体对于时空和生命哲性思考的高度。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

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

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早期的儒家学说以

“和”为美,视主体的功德*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尊重了人

的自然性。《论语·先进》中孔子独倾心于曾子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

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

求,——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

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

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

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唯其如此,《关雎》才

得以列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

为这种爱情审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

但是,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

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屹立于风雨中的冰凉的贞节牌坊才是爱情的基本

意象,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真实。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

芒褪去了,染上了道学的虚伪色彩,泼墨者就是被统治者改造后的儒家

思想,有也便只在社会的边缘(青楼)尴尬存在。
回答者: 「4」 - 进士出身 八级 3-25 11:44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通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326325.html?si=4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