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和孙悟空有关的事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1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9:26

  没背景本领大的妖怪都是请菩萨、神仙收服的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孙悟空在观音禅院卖弄宝贝袈裟,袈裟被黑风山的熊怪摄走,“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喷风,飞砂走石,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悟空没奈何,又被唐僧催促甚紧,只得对唐僧道:“我想这桩事都是观音菩萨没理,他有这个禅院在此,受了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邻住。我去南海寻他,与他讲一讲,教他亲来问妖精讨袈裟还我。”到了观世音处,却又被观世音骂了一通:“这猴子说话,这等无状!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来问我取讨?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对熊怪的本领,观世音赞不绝口:“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也罢,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
  悟空真的懵懂,全不知晓人情世故,在和观世音降怪时,甚至说:“菩萨要不依我时,菩萨往西,我悟空往东,佛衣只当相送,唐三藏只当落空。”以为用撒泼的手段,就能迫使观世音为自己办事。其实不然,观世音巧妙利用悟空求自己收服熊怪的机会,一则表面上给了悟空面子,坚定其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之信心,二则自己得了好处,收了一个安山大神,善哉,善哉。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红孩儿是个没有来头的妖怪,但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却烧得孙悟空“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幸亏八戒、沙僧扯着脚,使一个按摩禅法,才得以回转阳世。红孩儿变成观音模样戏弄八戒,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但也仅此而已。
  不但红孩儿历害,其父牛魔王,母芭蕉公主罗刹女亦不是好惹的主,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奉佛旨,托塔李天王并哪吒太子奉玉帝旨及土地、众神奋力围戳,才勉强擒住牛魔王,“天王太子牵牛经归佛地回缴”,罗刹女隐性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此番争斗,不存在妖怪吃唐僧肉的问题,罗刹女不借芭蕉扇的原因极其简单,就是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观世音收了红孩儿做善财童子,令其*难以时常见面。
  观世音是个明白人,红孩儿虽然没有菩萨、神仙做后台,但也必须仔细拈量拈量,故而将佛祖赐的金紧禁三个箍儿中的金箍儿戴在红孩儿的头上,万一观世音降不住,被打烂了箍儿,箍儿是佛祖威严的象征,俗曰打狗欺主,佛祖自己看着办吧,与观世音没有多少关系。
  没有背景但本领很大的妖怪,在西天路上与唐僧作对,终被降服的胜利不能算到孙悟空的头上,孙悟空凭自身本领是打不赢这些妖怪的,但这些妖怪在客观上却阻碍了唐僧西去的路,故此菩萨、神仙纷纷帮助孙悟空,这只能算做是唐僧的胜利,如果没有佛祖要将三藏真经传往东土的想法,菩萨、神仙必定置身事外。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取得的每一个成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极易陷入自我膨胀、自以为是的困境之中,成功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是许多有利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最终结果。历史上有许多昙花一现本领高强的人,但最终却没有在最能表现自我高强本领领域中获得杰出成就,其原因皆因于此。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唐僧师徒出西梁女国后,路遇贼人打劫,悟空打杀贼人(这些贼人是凡人,不是妖怪),唐僧怒逐悟空,引出了真假美猴王。二猴王本领一样,相邀上天入地意欲辩个真假,森罗宝殿上地藏王菩萨令谛听与二人听个真假,啼听对地藏王菩萨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地藏王菩萨亦只得说:“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将这个难题似皮球般踢给了如来。如来亦不敢直接说破,只说:“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只怪那六耳猕猴自己“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终被如来将金钵孟盖住,“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六耳猕猴*,是一个特例,其原因有:一、与孙悟空本领一般,但没有戴佛祖的箍儿。二、六耳猕猴要将佛祖选定的上西天取经的唐僧打死,“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六耳猕猴是不屑吃唐僧肉的,按现在话说就是想另立*,虽然传真经到东土的目的是一样的,但这严重挑战了佛祖的权威。三、别的妖怪在悟空上门打斗时,皆紧闭洞门,只在洞门前斗一斗,但六耳猕猴不同,与孙悟空上天入地辩真假,观世音、玉帝、阎王皆辨不出或不敢辨出他的出身,甚至到了佛祖处,六耳猕猴亦没有丝毫惧色。
  没有后台,本领大,但如此行事者,不死,则整个世界乱矣。如来见悟空打死六耳猕猴也只是心中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如来不多言,胜过千言万语矣。
  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擒获唐僧后,被悟空、八戒救出,七个蜘蛛精跑到她们的师兄多目怪蜈蚣精处,蜈蚣精毒倒唐僧,后蜈蚣精被毗蓝婆收服。
  蜈蚣精没有来历,但本领大,黎山老母在与孙悟空谈话时对蜈蚣精的本领是这样评价的:“他本是个百眼魔君,又唤做多目怪,你既能有此变化,脱得金光,战得许久,必定有大神通,却只是还近不得那厮。”作为妖怪,其本领必须要大,不大不小,容易被人打死。毗蓝婆是只大母鸡,正是蜈蚣精的克星,将其收服看守门户,一则是有十分把握降得住,二则是蜈蚣精的本领不比孙悟空小,将这样的妖怪留身边,面子上有光彩。
  笔者由此联想到了一个相生相克的道路,老虎、豺狼要吃弱小的食草动物,但也只是吃其中的老、弱、病、残,强壮的、跑得快的是吃不到的,这其实是为了食草动物中强壮者更好地进化,物竞天择也。人为圈养的老虎、豺狼待其野性消失后,失去了人类的帮助,它们能否自我进行种群繁衍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对驯养的老虎、豺狼进行野化训练,何其悲也。

  被孙悟空打死的妖怪

  西天路上,孙悟空二次打死强盗,一次放走强盗,六次打死妖怪,每打死一个都有不同类型的寓言。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悟空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被唐僧救出,路遇六贼剪径,“被他拽开步,一个个尽皆打死。” 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笑吟吟道:“*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谁知却被唐僧一顿臭骂,激恼悟空,“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后被龙王劝回,其结果却被唐僧诱戴紧箍儿。
  自此,孙悟空就被紧紧攥在了唐僧的手心里,纵有千般本事,那紧箍儿咒一念,只得乖乖听话,好似在天空中纵情飞翔的风筝,总被一丝细细的绳线牵着,可以说是西天路上对孙悟空的一个定位。致命的把抦落到了在别人手里,天大的本领就立刻沦为了别人手中的工具,任其摆布。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西行途中,八戒卖弄精神,上前赶马,那马不惧他,只是缓行不紧。孙行者“把金箍棒幌一幌,喝了一声,那马溜了缰,如飞似箭,顺平路往前去了。”结果引出一伙强盗打劫唐僧,唐僧供出行者,行者不满,唐僧说:“我说你身边有些盘缠,且教莫打我,是一时投难的话儿”,行者打死二个强盗,“唬得那众娄罗撇抢弃棍,四路逃生而走。”在埋葬强盗时,悟空与唐僧相互祷咒生怨气,结果“那长老只得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往大路向西正走。”
  傍晚,师徒落宿在其中一个强盗的父母家里,那父母对儿子亦是十分憎恶,儿子对父母亦是十分不孝,当得知唐僧落宿在父母家时,那些贼磨刀的磨刀、磨*的磨*,那老儿悄悄的走到后园,叫起唐僧四位道:“那厮领众来了,知得汝等在此,意欲图害,我老拙念你远来,不忍伤害,快早收拾行李,我送你往后门出去罢!”强盗穷追不舍,唐僧令悟空断后吓退他们,悟空将那不肖子在内的强盗都打死了,唐僧慌得跌下马来,“在地下正了性,心中念起《紧箍儿咒》来,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只教:‘莫念!莫念!’那长老念够有十余遍,还不住口。”最终将孙悟空赶出了取经的队伍。“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伏气求告龙王。”最后只得“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西天路上孙悟空共被唐僧驱逐了三次,第二次是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驱逐孙悟空,一则是由于唐僧坚守怜悯之心,不忍杀生或受蒙骗所致。二则是孙悟空打死强盗、妖怪,没有经过唐僧、菩萨、神仙的同意,是不能随便打杀强盗、妖怪的,必须征得同意,在别人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动手打杀。这犹如军队发动战争一样,战争是*斗争的产物,军队要开展行动,必须得到*人物的命令才行,而*人物是端坐于千里之外,动动嘴,动动脑子,杀人于无形之中。
  在孙悟空被驱逐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孙悟空虽然本领大,功劳高,但唐僧、八戒、沙僧、菩萨、神仙都对悟空没有什么好感,对悟空本人评价不高。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孙悟空被八戒从花果山劝回,降了天宫二十八宿中的奎星,将唐僧从老虎变回人形,三藏夸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言语中唐僧将悟空捧上了天,西天取经功劳第一,是多么情真意切啊,唐僧先前堕了阿鼻地狱的赌咒,早已抛诸脑后。但是猪八戒才是唐僧心中的大好人,他们师兄弟出现矛盾时,唐僧首先想做的事就是无条件维护八戒,八戒是唐僧平安时节、享乐时节最最依靠的人,孙悟空只是唐僧被妖怪捉进洞中想起的人,孙悟空救*时稍有迟滞,使会招来斥责。降妖伏魔,服伺唐僧,不得让唐僧受一点点难,才是孙悟空的全部职责。
  孙悟空与两个师弟的关系是不好的。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逐赶时,八戒火上添油,沙僧一言不发。第三次被逐时,两个师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劝唐僧半句。假悟空打伤唐僧,沙僧见菩萨时对悟空的评价是:“这猴一路行凶,不可数计”,将悟空在西天路上的好处全部抛之脑后,绝口不提悟空的半点功劳。
  菩萨对悟空的评价也是不高的,悟空被逐欲讨个公道时,菩萨说:“草寇虽是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据我公论,还是你的不善。”对悟空无一丝一毫安抚之意。挽留悟空暂留南洋,目的极其明确,唐僧的*没有取到,还需要悟空去降魔伏妖。
  如来对悟空也没有好感,悟空乞求如来褪下金箍,想还俗回到花果山时,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威*利诱,双管齐下。
  师兄弟不和,菩萨神仙评价不高,孙悟空也有一定的责任,孙悟空自持本能超强,不把菩萨、神仙放在眼里,瞧不起二个师弟。在狮驼山八戒独战二魔王时,八戒要求悟空将绳子扣在其腰,当八戒战不过二魔王时,悟空不用绳子将八戒拽回,反而松了绳子,任八戒被捉,被捉后,悟空故做阴司勾魂人,戏弄八戒,诈出了八戒的私房钱。悟空在二个师弟中是个强势人物,却全无半点爱护之意,常常率性而为,无拘无束,心高气傲,持强逞能。
  孙悟空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笔者以为有二点:一是能尽情抒发心中之好恶,想打就打,不受拘束,本领高强,常能令对手处于无可奈何之境界。二是受到紧箍咒的约束,爽快淋漓之后又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剧色彩,勾起人们无穷的遐想。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虎、鹿、羚羊苦修一场,脱得本壳,得五雷法真受,在车迟国呼风唤雨,拔济万民涂炭,被国王封作国师,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享尽出家人一切荣华了。谁知却不敬和尚,将和尚当作家奴使唤,这才惹恼孙悟空与之赌胜,三个国师一一殒命。唐僧在整个过程中是极力配合悟空的,登坛祈雨,云梯显圣坐禅,隔板猜物,悟空如何说,唐僧便如何做。当赌下油锅时,误以为悟空已死,国王要拿唐僧师徒问罪,唐僧坚定地表明了同仇敌忾、誓死如归的决心,“陛下若教臣死,臣岂敢不死?只望宽恩,赐我半盏凉浆水饭,三张纸马,容到油锅边,烧此一陌纸,也表我师徒一念,那时再领罪也。”
  虎、鹿、羚羊三怪没有吃唐僧肉的念头,但他们做事太绝。和尚道士同是出家人,相逢何必要欺压。道士本领强过和尚,自家尽情享受应得的荣华就是了,和尚没有得罪道士,和尚本事不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三怪如此不将和尚当成一回事,怪不得唐僧师徒未来之前,太白金星、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纷纷托梦给这些和尚,日夜护持,专等孙悟空行此场功果。悟空打杀虎、鹿、羚羊是众望所归,纵情彰显了佛法无边,表面上看是和尚道士斗法,实则在教导做人处世的道理。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在西梁女国,蝎子精擒住唐僧欲行夫妻之礼,破唐僧纯阳。孙悟空在争斗中被蝎子精扎了一下,头痛不已,正不知如何是好时,观世音主动前来告知擒拿妖怪的方法。观世音说:“这妖精十分利害,他那三股叉是生成的两只钳脚。扎人痛者,是尾上一个钩子,唤做倒马毒。本身是个蝎子精。他前者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即着金刚拿他,他却在这里。若要救得唐僧,除是别告一位方好,我也是近他不得。”蝎子精与无底洞那个妖怪不同,虽然都在如来处听佛经,但无底洞的妖怪不敢对如来非礼,对如来是存敬畏之心的,蝎子精却胆敢扎如来,又不思悔改,蝎子精不死,普天下的妖怪谁还对如来尊敬?
  佛祖、菩萨应该是有先知先觉的无边法力,应当知道蝎子精躲藏何处,但是不亲来剿灭,更能体现出慈悲为怀的精神。观世音不请自来,告知如何剿灭蝎子精,既有一点点拍佛祖马屁的味道,又将事情做是极其巧妙,帮助悟空扫清西天路上的魔障,其行为何等高尚,给了悟空多大的面子啊。
  昴日星宿叫一声,那怪浑身酥软,死在坡前,不费周折就降了妖怪,八戒再上前一顿钉钯,捣作一团烂酱,这场功劳真不知要记在谁的身上。
  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唐僧行至祭赛国金光寺,寺中佛宝舍利子被碧波潭九头虫翁婿偷去,众和尚含冤茹苦,“惊动天神,昨日夜间,各人都有一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救得我等性命,庶此冤苦可伸。”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唐僧极为感动,对行者道:“今日至此,遇有受屈僧人,乃因宝塔之累。你与我办一把新笤帚,待我沐浴了,上去扫扫,即看这污秽之事何如,不放光之故何如,访着端的,方好面君奏言,解救他们这苦难也。”
  除妖的念头来自唐僧的心灵深处,是唐僧安排给悟空的一个任务,九头虫没有来历,更没有吃唐僧肉的念头,甚至得知唐僧师徒前来时,心中还很恐惧。巡逻妖怪在供述时说:“近日闻得有个孙悟空往西天取经,说他神通广大,沿路上专一寻人的不是,所以这些时常差我等来此巡拦,若还有那孙悟空到时,好准备也。”
  除九头虫,是唐僧惹的事,整个除妖过程没有多少波折,但是悟空最终没有杀死九头虫,而是任其投北海而去,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
  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七绝山稀柿洞口,一条尚未完全*好的红鳞大蟒阻在西去的路上,这个妖怪,没有来历,其实还不能算做妖怪,不能开口讲话,白天阳气过盛时还须躺在山洞里,没有吃唐僧的想法,吃人只是为了自己的*。悟空、八戒与之争斗,没有过多悬念,一个晚上的时间,除妖过程非常顺利。
  此妖是当地村民要求除的,一个西天路上的插曲而已。
  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隐雾山折岳连环洞的一个豹子精擒住唐僧,弄个假人头哄骗孙悟空,希望孙悟空三人伤心而去,不找豹子精的麻烦。谁知孙悟空进洞大闹一场,擒住妖怪,将其打死。
  狮驼洞的妖怪骗说孙悟空已杀死唐僧,悟空伤心过后,跑到佛祖如来处,要佛祖解了紧箍儿,放自己回花果山为妖。那是因为悟空打不赢狮驼洞的妖怪,故有此举动,这个豹子精没有来历,本领不大,孙悟空吃定了这个豹子精。有背景没背景,本领大本领小的妖怪,虽然做了同一件事,其结果却完全不同。做个妖怪也是需要有来历、有本事的,此话不假。犹如现实生活中,同样一句话,出自权威口中和出自无名小卒口中,别人的感觉和反应完全不一样。
  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天竺国金平府慈云寺僧侣留唐僧师徒赏元宵灯会,三个犀牛怪误擒唐僧,悟空上天请来四木禽星将妖怪正法。这三个妖怪没有来历,累年修性成真,亦能飞云步雾,在全平府没有什么极大的恶行,只是在每年元宵期间享用三大缸灯油,然后便保佑金平府五谷丰登,其实应算作个好妖怪。当得知误捉唐僧后,反而个个心惊道:“早是不曾吃也。”
  三只犀牛精与孙悟空本领不相上下,只因为说道:“你是那闹天宫的孙悟空?真个是闻名不曾见面,见面羞杀天神!你原来是这等个猢狲,敢说大话!”令孙悟空顿生杀机,可惜了这三只犀牛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9:26

文采不错,条理清晰,内容有趣,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哥是传说······赞一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9:27

孙悟空除魔降妖的启示

湖南省洪江市史志办公室 王松平
邮编418116

近来再次阅读《西游记》,唐僧在西天路上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出了不少力,细细读来,颇有感想。

有菩萨、神仙背景的妖怪一个都没有被消灭

在西天路上,孙悟空只要遇到有背景、有出处的妖怪,绝大部分是打不赢的,妖怪的本领与孙悟空一样,最后孙悟空只得请出妖怪的主人来收服,主人收服妖怪后,对于妖怪给唐僧西天路上增添的困难,大多不置一词,甚至还以给唐僧增加磨难为荣。孙悟空除魔降妖的艰辛,唐僧在妖怪洞中受到的诸般惊吓,在妖怪的主人眼中那都是应该的,仿佛事情*应该如此。
第二十一回*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黄风怪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如来命灵吉菩萨看守,灵吉却任其隐性归山。谁知其巡路先锋误打误撞捉得唐僧,黄风怪由灵吉擒获去见如来,明正其罪,但其罪却无下文。后来灵吉放纵黄风怪,如来及诸菩萨能知过去来来之事,自然也能预知黄风怪擒获唐僧的事,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谁能奈其何。
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太上老君看守金炉、银炉的童子下凡为妖,孙悟空战到紧要关头时,太上老君驾到,救了金银二童子,径直回天宫去了。且说“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奈何奈何,捉鬼放鬼皆一人也,西天路本来难走,观世音还要亲设路障,悟空的本事再大,徒为棋盘中一个棋子而已。
打不赢妖魔不要紧,要紧的是能找到妖魔的命门,一物降一物,每个妖魔都有他自己的克星。西天路上,孙悟空不断地寻找妖怪的命门,请别人来收拾妖怪。
本事大,不是英雄的主要标志,本事大且愚忠,不会计谋、巧伶,最后因愚忠而下场凄惨乃是英雄的一个重要标志。真英雄是要有计谋、巧算的,懂得如何使用有本事之人。唐僧是西天路上的主角,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最后能修成正果,是因为他们保护了唐僧。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仅一心往西,意志坚强,会念紧箍咒,悟空再大能耐,也只有唯唯喏喏。封建社会有几多开国帝王,靠的是别人帮其打江山,江山打下来,打江山者得善终只有廖廖几人,享受至尊荣耀的是帝王,将相们只是陪衬。
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观世音自家莲花池里的金鱼偷跑到通天河里做妖怪,菩萨擒住妖怪后对悟空半句道歉的话都不说,悟空也知趣,只是叫陈家庄百姓出来看鱼篮观音现身,“好教凡人信心供养。”
孙悟空在西天路上算是学乖了,一遇到妖怪,首先问的就是妖怪的出身。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不能全凭自身那一点点本事,别人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借力使力,应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方面。菩萨莲花池的鱼精虽然打不过悟空,但鱼精可以深沉水里不出来,悟空在陆地上本事虽然很大,但水中功夫却不怎样,悟空不是万能的,同样需要别人的帮助。
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太上老君坐骑青牛下界为妖,悟空遍请神仙、菩萨,皆被青牛那个白森森的圈子将兵器套去,如来虽知晓其出处,却不敢说破,“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我这里着法力助你擒他去罢。”
一个人的背景是很重要的。实力强弱,是一个人说话的本钱,明哲保身,体现了一个人对自身的清醒认识。佛祖的法力是无边的,悟空大闹天宫最终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青牛本领与悟空差不多,但两者的区别是青牛的背后站着一个太上老君,而悟空的背后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悟空在菩堤祖师处学成下山时,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菩堤祖师不愿当悟空的后台,所以佛祖在对处理有无后台的妖怪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狮驼山上青狮、白象、大鹏三妖怪,前二怪是文殊、普贤菩萨坐骑,大鹏的同胞姐孔雀,在佛祖修成丈六金身时,一口将佛祖吞入肚中,佛祖虽从孔雀脊背处剖开逃生,却封孔雀为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被佛祖堵住,丝毫不惧,仍然轮利爪了佛祖一下,被抓住时,开口对佛祖叫道:“如来,你怎么使*力困住我也?”佛祖劝其随佛修行,大鹏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将大鹏收为*。一个人的背景和出处很重要。
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唐僧身陷无底之洞,那妖怪虽没有来历,却会自攀高枝,寻求庇护。妖怪在灵山偷食如来的香花宝烛时,如来差李靖父子擒拿,妖怪感李靖父子不杀之恩,拜李靖为父,哪咤为兄,供牌位,侍奉香火,是个极其聪明的妖怪,却因此不受悟空打死之祸。悟空要打杀妖精时,天王道:“他是奉玉旨拿的,轻易不得,我们还要去回旨哩。”此事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许多人一旦与名人、有势力的人物攀上关系,便时常沾沾自喜,四处炫耀,自抬身价,名人、有势力的人物可能会不在意,也可能是完全忘记了,但在关键之处,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妖怪后台的地位同时决了悟空对妖怪的态度。
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寿星坐骑白鹿到比丘国为妖,进献白狐狸与国王,欲用小儿心肝*,在金殿上遇到唐僧,劝国王取唐僧心肝食之,悟空识破奸计,正要擒住白鹿时,寿星不请自来救了白鹿。寿星与悟空是兄弟之辈,在劝悟空手下留情时,尚有哀求之意,寿星对白鹿说:“好孽畜啊,你怎么背主逃去,在此成精!若不是我来,孙大圣定打死你了。”孙悟空同寿星牵着鹿,拖着狐狸,一起回到比丘国,好好享受了国王的一番招待。八戒在筵席上对寿星放肆地说:“老寿,有火枣,送我几个吃吃。”与那些本领高强的菩萨、神仙之辈坐骑童子下界为妖对悟空的态度有天壤之别。
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唐僧师徒行至玉华县,孙悟空师兄弟收玉华王三个儿子为徒,惊动九头狮子,悟空请来其主人太乙救苦天尊收服。太乙救苦天尊这样评价九头狮:“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天尊收了坐骑,与悟空招呼都不说一声,驾起彩云,经轻妙岩宫,视悟空如不存在。
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西天路上唐僧所遇磨难,一大半都是那些菩萨、神仙捣的鬼,一个人的磨难,有一半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还有一半就是人为因素在起作用,必须要对遇到的困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弥勒佛司磬的黄眉童子设计擒住唐僧,悟空在此回合中,颇似一个导演。菩萨、神仙做弄他,他就捉弄菩萨、神仙的部将,请来荡魔天尊龟、蛇二将,国师王菩萨小张太子,二十八星宿,争斗中悟空只要一见黄眉怪拿出搭包儿,说声仔细,自己就马上跑到天空,诸神乖乖被擒。悟空虽然怅望悲啼,但就是不去请观世音、如来佛祖,最后弥勒佛亲临,才了此一难。
对于唐僧所遭磨难,弥勒佛说得明明白白:“你师徒的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悟空是应当接受这个事实的,谁叫悟空头上有个紧箍儿,斗不过菩萨、神仙,被菩萨、神仙捉弄一下,是情里之中的事。唐僧师徒到达灵山拜见如来,因没有礼物赂贿阿傩、伽叶,被传了无字真经,告到如来处,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直至唐僧将紫金钵孟给了阿傩,才得有字真经。观世音查看唐僧历难簿,只有八十难,不合九九八十一难的佛门规矩,又特叫金刚生一难,取经的事才算完结。
唐僧西天取经,既是为佛弘扬佛法,同时又要受到佛的捉弄,真可谓人生的两难境界也。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