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乐府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3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21:29

一、新题与古题的区别。

1、旧乐府,多借用古题,反映现实范围既受*,题目和内容也不协调。

2、新乐府则自创新题,故又名“新题乐府”。新乐府作为诗歌运动,其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当时张籍、王建、刘猛、李馀等人,既写新题乐府,又写古题乐府,都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

二、写时事。

1、旧乐府,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且文题不协。

2、新乐府,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直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

三、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

1、旧乐府。指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2、新乐府,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府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乐府 (诗歌革新运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21:29

1、题材方面:旧乐府,多借用古题,反映现实范围既受*,题目和内容也不协调。新乐府则自创新题,故又名“新题乐府”。新乐府作为诗歌运动,其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当时张籍、王建、刘猛、李馀等人,既写新题乐府,又写古题乐府,都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

2、内容方面:旧乐府,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且文题不协。新乐府,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直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

艺术特色:

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 灵活多变。有句句押韵的, 如《平陵东》:“平陵东, 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义公”,“心中恻, 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便是;有隔句押韵的,,如《东门行》、《燕歌行》、《梁甫吟》等;

也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 如《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和“自名为罗敷”相隔两句押韵, 又“照我秦氏楼”和“桂枝为笼钩”更隔五句押韵。这都显出押韵的变化多端。

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 声情毕肖,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甚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 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 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21:30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新乐府是唐朝诗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乐府原指两汉掌管音乐的官府。由于专事民间歌谣、俗曲的搜集,整理,魏晋六朝时便把凡入乐的诗歌俗曲统称为“乐府”。西汉初年,承袭秦代旧制,由太乐令掌管庙堂音乐。到武帝时,才在太乐之外,另立“乐府”,拜李延年为“协律都尉”,用“新声曲”改编雅乐,以新“造词”取代传统“古辞”。乐府还担负“采诗”即采集民歌的任务,如《汉书·艺文志》所载: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从此,朝廷内外,俗曲新声流行成风。东汉沿袭乐府设置,但仅为宫廷礼仪、祭祀、宴乐服务,没有采风编乐的记载;民间歌谣却异常活跃。《汉书·艺文志》载,两汉乐府民歌有138首。现存总共50首左右,包括相和曲(民间演唱)、鼓吹曲(用作军乐)和杂曲(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大多属东汉作品。
西汉乐府民歌如班固所说,“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此,既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也有高度的思想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反映人民的悲惨生活遭遇和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与反抗。如《妇病行》、《孤儿行》,通过孤儿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当时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东门行》通过一男子迫于生计铤而走险的描写,表现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后走上反抗道路。二是揭露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如《战城南》描写战场的惨象,以揭露统治阶级的昏庸与残忍;《十五从军征》则是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兵役制度的黑暗。三是表达对忠贞爱情和幸福婚姻的追求与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这类作品多以女子为主角。如《铙歌》中的《上邪》、《有所思》,前者表现了女子追求爱情,矢志不渝,后者则表达对变心者的痛恨;《上山采蘼芜》是弃妇对喜新厌旧的“故夫”的责难;《陌上桑》更是把赞美罗敷的聪明坚贞和揭露官僚的丑恶灵魂结合起来;《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的描写,集中地揭露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又热烈赞颂了焦、刘夫妇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封建势力的斗争精神。此外,还有一些讽刺统治者丑行和揭露权贵豪华生活的作品,表现了人民的爱憎感情。总之,两汉乐府民歌再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传达了当时人民的心声,是对《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

诗作多为叙事类,以事为主,即事见义,也能更明确地表现主题思想。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的朴素与情感性,形式的自由与多样,以及有些作品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使两汉乐府成为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标志之一。它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新诗体的运用,以及艺术手法(特别是叙事诗的写作技巧)的多样性,对后代诗歌有着具体、直接的影响。
中唐时期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由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所谓“新乐府”,是指唐人用新题而作的乐府诗。从初唐诗人至杜甫、元结、韦应物等人,都有新题乐府之作,可算作乐府运动的先躯。
作为运动,发生于唐安史之乱后的贞元、元和年间,在唐王朝正走向衰落,社会各方面矛盾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一些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改良*,使唐王朝中兴。因此,在文艺领域,便有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后者首先由李绅、元稹写了《新题乐府》,互相唱和,后来白居易写了《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张籍、王建等人都写了大量体现革新方向的新题、古题乐府诗,从而形成了一个影响很大的诗歌运动。白居易、元稹分别在他们的书信、诗文中,阐述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其要点是: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为创作基本宗旨,主张诗文要反映时代与社会现实;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白居易《与元九书》)为创作目的,强调诗文要服务于*;以“惟歌生民病”(白居易《寄唐生》)、“但伤民病痛”(白居易《伤唐衢》)为诗歌的内容,指出诗文要表现人民的生活。同时,他们阐发了诗歌的特性,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要求诗歌内容(“情”与“义”)和形式(“言”与“声”)统一,用“质而径”、“真而切”的言辞,“顺而肆”的体式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弊端,使诗歌具有巨大感染力,让人易于接受。他们的乐府诗作如《卖炭翁》(白居易)、《田家词》(元稹)、《野老歌》(张籍)、《水夫谣》(王建)等,比较广阔地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悬殊、战祸频仍等尖锐问题,针砭现实,指斥时弊,以比较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思想倾向,平易通俗和直切明畅的艺术特色,实践了他们的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并展示了运动的实绩。
由于新乐府诗的创作对权势者的触犯,以白居易为首的诗人先后遭受贬斥,运动逐渐衰落下来。但是新乐府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世诗歌创作与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