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39

我来回答

7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5-15 00:2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4 21:29

展开3全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举一个例子不能给你说出三个例子,就不要在重复。

扩展资料:

一、论语篇目介绍

1、学而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2、为政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3、八佾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4、里仁(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5、公冶长(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雍也(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7、述而(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泰伯(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9、子罕(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乡党(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1、先进(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2、颜渊(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3、子路(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14、宪问(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5、卫灵公(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6、季氏(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17、阳货(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18、微子(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19、子张(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20、尧曰(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二、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

释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典故: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例子,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例子,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举一反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4 22:47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ù fèn bù qǐ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bù fěi bù fā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0:22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2:13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4:21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ù fèn bù qǐ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06:46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