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35
1.儒家心性学说发展的内驱力
作为儒家心性学说的内部发展的驱动力,从先秦开始就存在两个。一个侧重对自我理解的“忠恕之道”,是《孟子》所重视的;另一个则侧重效法天地的“太极之道”,是《易传》所重视的。儒家心性学说的两个不同努力构成了儒学发展的驱动力。在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生命内部同时具有不同方向张力。动和静同时存在,心性的张扬和自制同时存在,对道的追求和对义的追求同时存在,推己及人的忠恕精神和克己复礼的自律精神同时存在,《大学》倡导的“做新民”和《中庸》倡导“中和”同时存在。心性同时存在不同方向的张力,是心性生命特征的表现,体现了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关于阴阳不可分离的原则。这使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相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个体,都会存在着心性的不同发展方向的努力,也需要不同的心性学说作为支持。这两个不同侧重,最后形成了儒家两个最具影响的学派:理学和心学。理学和心学更主要的是两个不同研究侧重,虽有区别,却非根本冲突。
理学的心性学说 为了重树儒家的道德精神,朱熹汲取了中国古代医学和道家的营养,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心性心理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力回应了来自佛学心性学说的冲击,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进一步确立了心性学说的生命化研究方式。身体健康和心性成长在哲学高度上实现了统一。明确了知行合一的心性修养主张。使内圣外王的心理生活方式得到进一步落实。
理学更重视阴阳对立关系的普遍存在,因而提出从格物到修身的主张,也强调了与心性修养目标相对立一面的现实存在——人欲。理学的修养方法开始于不断地格物,修养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并不否定人格的力量,但更强调了对心身一体关系的重视。
理学强调了践行与理论的并重,同时又说明践行的意义重于理论。这表明理学注意到了禅学玄虚的缺点,主张在心外的“物理”中寻求道的意义。通过对道的认知来约束自己的心性。也就是通过格物来达到致知。在“知”的作用下校正人的心性。所以,当心性需要梳理的时候,理学就会明显发挥作用,正所谓格物以正本心。
心学的心性学说 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心学也得到了发展。主要表现在:心学对心性也同样使用生命化研究方式;心学强调了心性成长目标的作用;指出了心性成长的攀升途径。心学在中国人的心理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学更重视对研究者心理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良知”的概念。心学的修养方法开始于研究者的自觉,修养目标是“知行合一”。心学并不否定心身关系存在,但更强调人格的力量。
心学注意到了外物对人心性的束缚,注意到了心性修养的成就在于对自我的超越。主张通过内心的觉悟来实现人格的提升。在明清官办理学扼杀人性的背景下,心学的意义尤为突出。所以,当心性需要自我超越的时候,心学就明显发挥作用,正所谓良知就是天理。
但从王阳明开始,心学明确了认知等重于践行的理论,从而弱化了儒学对践行道德的追求。被明末清初的儒学家批评为虚玄而荡。
2.儒家心性学说发展的外推力
*力量一直影响着儒家心性学说的发展,并且经常成为一种外部推动力。朱熹理学在明清之后,被统治者进行了*化推动和引导。这一方面使儒学更广泛的走进了人们的心理生活,另一方面导致了心性理论发展方向的改变。伦理道德的地位被不断提升,忠君成为无上的准则。而忠君的依据又是以天为尊,人本主张受到削弱。
*化推动,使理学发展逐步违背人性,蜕变成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枷锁。摆脱这种困境,儒学才能重新成为一种可以被探讨和发展的学问。这种情况表明,汉儒所确立的孔子神圣地位必须被推翻,儒学必须从*工具中解脱出来。只有这样,儒学的心性学说才能够重新成为维护中国人心理健康的知识体系。
对上述内容的揭示,有助于更全面理解儒家心性学说的发展,有助于儒家心性学说的创新。立足于生命、立足于文化背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心性问题的现实情况,可以对儒家心性心理学的发展作出更准确预见。儒家心性学说既是中国人心性问题产生的重要来源,也是解决中国人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研究儒家心性学说的现实意义是:创造当代中国人心理生活的和谐;解决当代中国人心理环境的适应问题;服务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本土心理学创新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