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0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53
*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随着清王朝的倒台,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时代,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不同的风貌,本文将从国人彼时的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一时期的中国民俗大变迁,希望能对渴望了解那一时期的童鞋们有所帮助。
一、*时期社会风俗变革的背景
1.外部因素
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2.内部因素
(1)*因素还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就认识到社会习俗与*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改良社会习俗*进步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得出一种共识,那就是改良风俗必须成为社会全面变革而一部分,必须把*改革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有的把改革发饰、服饰习俗作为推翻清王朝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强调了风俗改良的*意义。这种将移风易俗*化的思路和做法,在*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南京临时*成立后,为了尽快革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造成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新社会风气,将改良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党人亦视移风易俗为一项*事务。*时期,蒋介石就曾发起过“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
(2)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资产阶级渴望按照自己的阶级意识改造中国,要以资产阶级精神改造人们的生活,建立起新的社会生活秩序。
(3)文化因素戊戌变法时期,康梁维新派就提出“戒缠足,兴女学”的进步口号,并成立“无足会”“戒缠、足会”“戒鸦片烟会”等改良风俗的团体。以及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等新思潮都为*风、俗的变迁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时期社会习俗变革的成果
1.服饰的变化
*时期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时期服饰变革主要指清末的宫廷服饰制度被淘汰,出现了新的中国服饰文化的变化过程。这一时期服饰大变革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大的服饰变革不同,是在封建帝制被推翻、“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进行的,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殊现象。
(1)女子服装出现了日益华丽和普及旗袍的趋向
1840年,鸦片战争后,社会风气日渐开化,随着经济和*的变化和发展,人民的穿衣观念开始变化,越来越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上海开通商埠最早,得风气之先。北京和南京等地“妇女衣服,好时髦者,每追踪与上海式样。”随着清朝末年*运动和女子运动的兴起,一些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并且主张予以改革。*初期的女子着装,一般是上衣下裙。同时,由于大批留日学生返国,东洋女装备受青睐,青年妇女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衣衫也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很少用。这种装束,时人送它一个专有名词:“文明新装”。女作家张爱玲在《*记》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建立,“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景象,时装上也显示出空前的天真、轻松、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上层阶级的妇女出门系裙,在家只穿一条齐膝的短裤,丝袜也只到膝为止,裤与袜的交界处偶然也大胆地暴露了膝盖,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从袄底下垂下挑拨性的长而宽的淡色丝质裤带,带端飘着排穗。”衣下裙的“文明装束”在新式学堂中开始流行。到了“五四”时期,白衣黑裙已成为女学生的典型装束。旗袍是*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饰。20世纪20年代旗袍在上海等城市流行,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盖脚。但是不久,旗袍的长度缩短,腰身收紧,曲线明显。30年代旗袍盛行全国,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这一时期的旗袍出现各种流行样式。先是流行高领,后又流行低领,当低到无法再低时,干脆就穿起来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和旗袍的长度也变化不定,有时长,有时短。民间妇女、女工、女学生都穿它,达官显贵的小姐、太太们在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时穿的也是它。宋氏三姐妹一生钟爱于旗袍。宋庆龄尤为喜爱墨色丝绒旗袍,直至晚年仍时常穿它。
(2)男子服饰出现从长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渐过渡的变化趋势
1)长马褂
虽然经过了以西装为代表的新式服装的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仍然占据着半壁江山。褂是清代特有的一种礼服,穿时加罩于袍服之外。马褂之制于康熙末年在全国普及,成为一种常服。长衫的形式在*初年定型后就再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作大襟右衽式,长及脚踝上2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左右两侧下摆处,开有1尺左右长衩。*仍然将长袍马褂作为国家礼服的一种,但是在穿着上抛弃了等级差别。故而*者取其义,守旧者取其名,使长袍马褂在近代中国服饰舞台上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长袍马褂的忠实拥护者为以及守旧人士们,依然试图引导下一辈维护传统,最起码己身严守陈规穿着长袍马褂,却不知近代的服饰改革早就在青年和中老年之间划出了一条代沟。众多的青年,由于文化和知识水准的不断提高,眼界的不断开阔,纷纷跨过老一辈设下的界限,置传统与忠告于不顾,普遍追求新式服装,男穿西服女着裙装已是常见之事。
2)学生装
学生装是清末民初大批留学生带回国的。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操练新军,于是一种洋化的新式学生装出现了。学生装实际上也是一种西服,只是形制比较简便。一般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穿时用纽扣挂紧。衣服的正面下方,左右各缀一只暗袋,左侧胸前还缀有一只明袋。20世纪80年代,随着《霍元甲》和《陈真》的走红,学生装也因为主人公的穿着而深受人们喜爱。
3)西装
这种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装则有并驾齐驱,甚至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初期,在传统观念和思想侵染之下,当时能够接受西服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不少人还是很看不惯的。1936年,林语堂在《宇宙风》杂志上发表了《论西装》一文。其中说:“满口洋文,中文说不通的人必着西装,或是外国骗的洋博士,羽毛未丰,念了两三本文学批评,到处横冲直撞,谈文学,盯女人者,亦必着西装”,“洋行职员,青年会服务员两崽为一类,再一类便是月薪百元的*,未得差事的留学生,不得志的小政客,华侨子弟,党部青年,寓公子侄,暴富商贾及剃头师傅等又为一类”。反清的*志士多是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穿学生装和西装,因此西装当时往往被视为*党人的标志。民初许多政要如章宗祥、陆徽祥、周自齐、曹汝霖都穿起来西装,在北京*公园游公园。
4)中山装
孙中山先生亲自创导的中山装是在学生装和企领文装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一种服装。最早的中山装作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上有九粒纽扣,后背有中缝,腰际有阔带式横襟,衣服的上下左右各缀有一贴袋,上端加有戴盖,下面的袋子裁制成可以随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中山装的款式后来在领子、袋盖、纽扣及袖口等部分都有变化,制作工艺和色彩等方面都有所改进。由于敬仰孙中山先生的*威望,**、文化人士等纷纷仿一时成为*时期的风尚,中山装成为*时期三大男装款式之一。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与蒋介石都着中山装,可见中山装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中山装与欧美及东亚各国西服的最明显区别在于他的立领是关闭式的,而具有了中国民族含蓄内敛的特色。直到今天,中山装仍然作为代表中华民族气魄的一种服装,流行在人民的生活中。
2.*饮食
*时期饮食有以下几个特点:保留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中国饮食文化。先来说说孔府宴,孔府宴礼节周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孔府宴分两等,第一等又称满汉全席,是给给皇帝和钦差大臣的。一套宴席的餐具有404件,每件餐具分两套,全席一共要上196道菜。十个人需要整整吃四天才能将这些菜品尝完。第二等孔府宴相较第一等没有那么奢侈,是针对宾客和当时游客的宴席。另一种传统宴席是谭家菜,也是一种久负盛名,保存完整的贵族菜肴。辛亥*后,外来饮食文化也传入了中国,西餐开始在中国日益流行,请吃西餐已经成为买办、商人与洋人、客商交往的手段。在北京,“向日请客,大都同丰堂,会贤堂,皆中式菜馆。今则必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1924的北京,西餐馆有4家,到了1920年发展为了12家。在东北地区,犹豫时代发展和地域时间局限,饮食品种较为单一,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但由于大批*人的进入,西方饮食文化随之出现。在天津、重庆、广州、长春、沈阳以至一些中小城镇,也有了一些西餐馆。糕点店逐渐取代了饽饽铺、茶食店的称号,糕点品种日趋丰富。各大食品公司也开始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例如上海冠生园在《大公报》上连续登载广告,雀巢公司也为其麦精粉做广告。http://www.xingzuo360.cn/zhongguominsu/124069.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54
《太白》 生活书店发行 1934-1935
文学刊物。设短论、速写、漫谈、科学小品、读*、风俗志、杂考、文选等栏目。
《旅行杂志 》 中国旅行社(上海) 1927-1954
该刊以提倡旅游、服务旅游为宗旨,撰稿人均为*时期享誉文坛的新闻界、小说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内容多以旅游散文、随笔为主,且文笔隽永,可读性很强,配发的图片全为铜版印制,很清晰。
《国民杂志》 国民杂志社 1941
《国民杂志》是一份创办于1941年1月(北平)的大型综合性刊物。以时事、*、文艺为主要内容,兼有科学常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方面的版面。
《边疆人文》 国立南开大学文科研究所边疆人文研究室 1947
《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会 1938 1940-41 1944 1946 1948
参考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