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35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1 03:43
玉碗的器形与瓷碗相同,一般要采用旋胎法制作,故多为圆形,有敞口碗、直口碗两式,还有薄胎和厚胎两种做工。一般是玉质优良无绺裂者,做成薄胎玉碗,玉料较差有无绺裂者,做成厚胎玉碗。厚胎玉碗的外壁上要刻花,进行装饰。明永乐、宣德时期玉碗,外壁用阴线勾出花卉纹,或用减地浮雕做出纹样,花卉纹也是大花头、大叶子的布局,结构简练,布局疏朗,在碗壁上留有较多的空白,与明代雕漆的做工近似。明嘉靖以后的玉碗,纹样多用阴刻线勾出的龙纹、鱼纹,做工不精。如龙身细长,爪如风车,发短而前冲,环眼如灯,三绺形眉等,都是程式化的表现手法。
明金盖托白玉碗
高7cm直径15.2om圈足径5.9cm
北京定陵博物馆藏
北京市十三陵定陵出土1958
玉碗玉质细腻、莹润、洁白无瑕。敞口、弧腹、圈足。金花丝二龙赶珠纹碗盖,下有金托盘。
懂视网 时间:2022-10-06 21:19
1、玉簋,簋是用于盛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簋与鼎配套使用。玉簋比铜簋更加珍贵,出土品极少见,仅在商代妇好墓中出土过两件玉簋,精雕细琢,颇为稀罕。
2、玉尊中,尊是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器形有类瓶的,也有鸟兽形的。后来尊的器形逐渐与瓶近似,一般认为尊是大口,瓶是小口 也有人主张瓶、尊不分。玉尊是玉仿古彝器中常见器形。也有类瓶形和鸟兽形两大类。
3、玉觚,觚是饮酒器,用于祭祀和礼器。觚的基本形制为侈口、束腰、长身,口和足部似喇叭口状。明淸时期,觚已成为佛前供器。玉觚的造型仿自古代青铜觚形酒器,有的玉觚用作花插。清代用玛瑙玉觚,腰间还加雕了一条龙。
4、玉卣,卣是盛香酒的酒具,宋人定名为卣,至今沿用。卣的基本形制为瓜形,圆口或椭圆形口,深腹,圈足,有盖,有提梁。西周时简化成圆筒形。玉卣最普通形状是腹部呈楠圆形,上部小下部宽大,有盖及提梁,圆足。
5、玉匜,匜是与盘配套使用的盥洗器,也可以盛冰。古时诸侯行“沃盥之礼”,沃是浇水,盥是洗手洗脸,要用匜浇水,用盘接水。匜的器形仿自瓜瓤,器身为长椭圆形,前有向上翘起的流,后有鎏,下有四兽足;少量有盖,盖上有作为提手的环或鸟首。玉匪;的形制较铜E简单,仍保持器身为长椭圆形,前有流,后有鎏的特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2 18:17
明代玉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明代谷钉纹,多以管钻套打,谷钉较大横竖成行,周边有明显的套打痕迹。 2;动物造型的耳内多用锥钻打凹,少见直筒。旋纹细而不均。 3;阴线宽深粗放,边棱锋利,槽地砣痕明显,其过线,岐出现象比比皆是。 4;底子处理不清,不平整,俗称【麻底】。 从总体上看,明代装饰用线以宽而深的阴线为主,截面呈【v】字型,抛物线状,首尾均出峰。
明代玉器品种,主要有玉礼器、陈设品和日用器皿(如文房用品等)。佩玉习俗仍很盛行,因而各种头饰、佩件不但制造量大,还出现了新的品种。如云形饰件与璜、珩、花叶组拿来玉串饰,装饰衣帽的花形玉片。晚期又流行借鉴书画形式的方形玉佩(又称玉牌子、玉别子)等。
明代玉器在工艺上大体可分两种类型。陈设品、实用器皿及一部分佩饰的造型厚重、稳定,器壁较厚,装饰手法也比较单纯、雕琢纹饰粗率,阴线纹“入刀”深重,虽朴厚明快,但失于粗糙。因而有“糙大明”的谑称。明代玉器的纹饰和装饰手法,前期受院体花鸟画和织绣品,雕漆等工艺品种的影响,流行花鸟图案的折枝花卉的造型。晚期嘉靖,万历两朝将近一个世纪,祈福增寿的祥瑞题材大为流行。在玉器上比比皆是隐喻吉祥的纹饰。明代玉器装饰的另一特点是纹饰多取写实手法表现,注重纹饰形象的细部刻划。即使“糙大明”玉作,在物象结构上也有所交待。此外,明代治玉特别重视作品的完整性。即使小件玉作,凡外露部位大多要作整形及抛光处理,不论多微小的花朵、蝴蝶饰件的背面也都有相应的加工。
明代玉器工艺成就的代表首推子冈玉。子冈玉特点一为选料严格,凡制器用玉料,皆为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玉,务求色纯质润。二为艺术作风严谨,陆子冈治玉题材广泛,除善长仿古纹饰,更有雕琢山水、花鸟画法的绝技。三为技法精妙。陆子冈琢玉务求纹饰清晰规整,底子平齐。凡琢文字,皆琢刻难度较大的阳文,字体间架严整,使转灵活,有如书写效果。因而在当时被当作精美艺术品争相收藏。就款识分析,陆子冈真品款识特征是:篆书、阳文“子冈”或“子刚”字样,书艺水平高,篆刻精致,无复加痕迹。
(希望能够可以帮得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2 18:17
明代玉器一些特点:
一、造型粗犷浑厚,雕工刚劲有力。对明代玉雕,古玩鉴赏家有“粗、大、明”的口头语,一般来看,明代玉雕胎体较厚重,尤其是壶、杯等器物,器壁都较厚,人物、动物造型注重外型而不追求细部。从雕法上看,明代玉雕一般都刚劲有力,利落醒目,线条、棱角分明,磨工较差,也有一批器物表面磨的非常亮,称为“玻璃光”,但转角或细部处理较粗糙。
二、镂雕技术发达。自明前期的玉带到明后期的玉杯、插屏、嵌件、带饰都表现出明代发达的玉器镂雕工艺,这种工艺较之汉唐、宋元有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平面片状镂雕器物上,出现了规则的镂雕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并能雕出上下不同的双层图案,鉴赏家称这种图案为“花下压花”。二是立体型体的镂雕,不仅注重表层,而且注重体块内部的造型处理,明代玉雕炉顶常制成镂雕馒头形或圆柱形,许多炉顶不仅表层镂雕图案,且柱心内部也雕出同表面图案相关的景物,而清代玉炉顶即使采用镂雕方法,也仅注重表层图案。
三、仿古作品日趋成熟。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近日吴中摹拟汉宋螭玦,钩环,用苍黄染色边皮葱玉或带淡墨色玉如式琢成,伪乱古制,每得高值”。这段记载描述了明代玉雕仿古的情况。仿古玉在宋代已很流行,但宋代仿古玉较之古玉有一定的差距,有些有所本,但形状、纹饰变化较大,有些则纯系凭空想像。明代仿古玉雕有两种情况,一是仿古彝器,这类器物与汉以前器物很近,但不做旧,另一种是假古玉,其仿古程度如高濂所讲:“如式琢成,伪乱古制。”
四、市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品种、造型、纹饰等方面。品种上表现为礼器减少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器物增多。造型中仅出现了许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人物、动物作品,且在器皿造型上进一步接近瓷器。纹饰方面以花鸟、动物、吉祥图案、文人画为多,仿古青铜器纹饰退到了次要地位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2 18:18
明代玉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明代谷钉纹,多以管钻套打,谷钉较大横竖成行,周边有明显的套打痕迹。 2;动物造型的耳内多用锥钻打凹,少见直筒。旋纹细而不均。 3;阴线宽深粗放,边棱锋利,槽地砣痕明显,其过线,岐出现象比比皆是。 4;底子处理不清,不平整,俗称【麻底】。 从总体上看,明代装饰用线以宽而深的阴线为主,截面呈【v】字型,抛物线状,首尾均出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2 18:18
明代宫廷用玉,多与金银宝石镶嵌工艺结合。这类器物金玉珠宝融为一体,有在玉饰件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的;有金镶玉的带板;有金饰件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的;无不雍容华贵,珠光宝气,彰显了明代皇室贵族气派。明代玉器的纹饰和装饰手法,有丰富的动物图案龙、蟒、凤、狮、虎、鹿、羊、马、兔、猴、鹤、鹅、斗牛、飞鱼等;植物图案菊花、牡丹、荷花、葵花、兰花、石榴花、灵芝、山茶花等;盛行以图案为底纹或边饰万字、喜字、寿字、流云、朵云、波浪等。最具时代特色的有两种:一是深受文人画艺术的影响,在玉器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书画印艺术;二是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大为流行,在玉器上比比皆是隐喻吉祥的纹饰。例如马背踞一猴寓意为“马上封侯”、 戟磬图案寓意为“吉庆”。可参考:御府和田玉古玉
参考资料:御府工坊 御府和田玉古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2 18:19
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明
明初玉器出土和传世的均有佳作,风格继承元代,作工严谨而精美。从历年出土的冕饰、玉带、玉佩、玉圭、玉砚、玉笔架、玉杯等玉器来看,这一时期玉器所采用的玉材光泽较强,碾工遒劲,磨工精润,不重细部,明显保存着元代玉器的遗风。
严格地说,早明的玉器并没有自己的风格,许多出土的精美玉器如上述的玉带板应该归入元代玉器的范畴之中,或者其原本就是元代遗留的玉器。
明中期
明朝中期的玉器趋向简略,承袭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盛,出现了具有文人色彩的玉器,如青玉松荫策杖斗杯等。
明中期玉器的加工与集散多集中于东南地域如南京、上海、江西等地。上海陆深墓出土白玉铁拐李、
白玉蝶、玉鸡心佩、白玉带钩、镂空寿字玉、玉戒指、玉道冠、玉簪等,玉件小巧玲珑,代表了地主、富商等人用玉的品种和作工。
这一时期的玉器开始显现出明代社会的特点,玉器的制作加工也可真正代表明代社会的特征。
明晚期
晚明前期东南一带社会稳定,城市经济繁荣,民间富裕,因此玉器产量有所增加。此期代表性的玉器有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玉带钩、玉碗、玉盂、玉壶、玉爵、玉圭、玉佩、玉带等,包括了死者生前御用玉器和死后的殉葬用玉。其中玉壶、玉爵等使用錾金或珠宝镶嵌工艺,更是绚丽多彩。
当时古玉已成为古董(或称古玩),是高价的特殊商品。商人为了获取高利,便用劣质玉、掺色玉等廉价玉材制造了大批假古董,玉器数量激增,艺术上明显变得粗犷,精工者较少,多与金银宝石镶嵌工艺结合。因明中晚期城市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海外贸易频繁,整个工艺美术为商品生产和外销所支配,于是出现了追求数量,忽视艺术的不良倾向。
随之,玉器工艺也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玉器胎厚重、造型呆板、作工草率、装饰繁琐,流传至今的有大量的玉壶、玉杯。在图案方面,与晚明社会风气相符,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甚为风行,这种“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首先是为了祈福,其次才顾及到美。这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玉器生产商品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玉文化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