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00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25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IC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β=ΔIC/ΔIB,Δ表示变化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
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首先要进入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也叫建立偏置,否则会放大失真。
下面说下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它是由2块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P型半导体所组成,从图可见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当b点电位高于e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C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几伏时,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Ec要高于基极电源Ebo。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PNP型的,在集电极上加上负极的电压,在发射极上加上正极电压,在基极上,加上负极的偏置电阻,和在正极上接的偏置点稳定电压的电阻,三极管就可以导通了,导通量取决于基极对负极的偏置电阻的阻值大小,和基极的工作点的电压。
三极管PNP结上,是由锗的两个导电材料,中间夹接了N的硅的导电材料组成的,NPN型的是由两个硅材料的结,中间夹接着一个锗的或是别的复合材料组成的,它的放大倍数是取决于,制作三极管的时候在发射极和集电极中间的材料掺进了渣质浓度的大小,制作出不同放大系数的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材料越干净放大倍数越高,残渣的浓度越多放大倍数越小!
基极b电流的很小变化,就会引起集电极c电流的很大变化[集电极电流约等于发射极电流],三极管主要是放大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4:25

主要是放大电路用,三极管有两个PN结(集电结和发射结)
由电源正向加到发射结上,N区浓度很大的电子向基区扩散
由于基区很薄,集电结反向偏置后集电区正电场很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大部分被集电极收集……好多啊
看书理解的更快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