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4: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1 19:12
此前谈过构图的前提,这次想跟各位读者谈谈构图里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取景。多数人认为,把要拍摄的景物放到影像框框,或观景窗里,就可以称为取景。针对摄影来说,取景即是把对摄影者的想法,透过画面完整呈现、表达思想的一种过程。
我们曾经在许多地方都看过,绘画有可能是一幅全开的画,也有的是一面墙的画,甚至是一整个空间里的画。不同大小的边缘,会让绘画产生更多更大的可能性。但是相机的取景窗却是固定的,因此在这个固定的大小之中,对于景物必须做出取舍,而这个取景窗也让摄影学产生了一个新的宇宙观。
因此,在摄影者做取景时,必须不断地寻找视点及观察点,当视点有所变化,所见到的景物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许会出现特定的一种讯息,也许不会。因此,摄影者应该变化不同的视点,增加有意义的讯息,删去那些不鲜明或不能清晰交待的讯息,那么就可以将这些内容组合出一个系统,作为构图的基础。
构图、取景与镜头有极大的关联性,因此我们谈构图时,总免不了与镜头视角与焦距扯上关系,镜头所能看到的,一定是现场已经存在的,所以摄影者必须当下选择艺术及画面处理的手法,例如改变不同的位置,运用不同的焦距,现场光线或辅助照明。
在构图的当下,必须寻找所谓的几何中点,趣味点,以及引导点。所谓的几何中点,就是画面的中心,如果主体放在画面中心,就会形成对称、稳重,但也可能是呆板,没有变化;趣味点,指的则是人的心理层面,也许是气氛,也许是一种情绪,或是一种意图;引导点,则是诱导浏览者视线往几何中点或趣味点所在地。通常一个画面只有一个几何中点,一个趣味点,以及一个引导点。如果画面有多个中心,那就会呈现混乱,让人无法掌握到底什么才是整张照片的意图为何。
红、黄、蓝本身都是极为吸引人的色调,有特定的心理因素。蝴蝶的存在成为场景中的特例,因此前后景反而有了引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