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首先就应该清楚什么是钢,什么是生铁。
那么什么是生铁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所含化学元素成分来进一步定义.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 在2.11%--4.3%,并含C、Si、Mn、S、P 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
生铁性能: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而钢铁呢,就是指钢和铁的一种铁碳合金。习惯上常说的钢铁其实是对钢和铁的总称。钢和铁是有区别的,所谓钢铁,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即铁和碳,一般碳和元素铁形成化合物,叫铁碳合金。含碳量多少对钢铁的性质影响极大,含碳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起质的变化。由铁原子构成的物质叫纯铁,纯铁杂质很少。含碳量多少是区别钢铁的主要标准。
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不同大致可分为:
生铁――含C为2.0~4.5%
钢 ――含C为0.05~2.0%
熟铁――含C小于0.05%
而钢呢,是由生铁再炼而成的。
炼钢的主要任务,就是拫据所需钢种的要求,把生铁中的碳含M去除到规定范围,并使其它元索的含量减少或增加到规定范围。炼钢过程是在l,7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把炉料熔化成液体来进行的。不管在什么炼钢炉中冶炼,基本原理都一样。炼钢过程是一个氧化过程,是利用不冋来源的氧,如空气中的氧、纯氧、铁矿石(三氧化二铁)中的氧,来氧化铁水中的碳、硅、锰等元素,使之成为浮在钢水上面的炉渣。同时为提高钢的质量,还必须尽量减少生铁中所含有害杂质,如硫、磷等,所以在炼钢中还应加入溶剂,如生石灰(CaO),使硫、磷成为硫化钙和磷酸钙等炉渣而被排出。
在使碳等元素氧化到规定范围后,钢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氧,氧是钢中的有害杂质,能使钢塑性变坏,轧制时易产生裂纹。因此,在炼钢的最后阶段还须加入脱氧剂(如锰铁、硅铁和铝等),以除掉钢液中多余的氧,并调整好钢液的成分和温度,在达到要求后就可出钢,把钢水浇铸成锭。
这就是由生铁变为钢铁的一个大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