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12
文/张定良
本文已推荐至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栏目——致谢
本文已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大讲坛栏目——致谢!
清代皇宫中的大太监
太监,有时叫内监,有时叫中官,在宫内又通称“公公”。其实,太监,说得直白点叫阉竖,说得斯文一点叫宦官。何谓宦官?宦官乃是被割掉生殖器为皇帝看守后宫美女的人。宦官产生的原因?乃是皇帝不愿戴绿帽子。面对后宫众多“色中饿女”,皇帝自己就是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废寝忘食、浴血奋战,也无济于事。于是皇帝战战兢兢,看着绿帽子在头顶打转。于是有圣人者拍皇帝老儿的马屁,创造了宦官这门学问。宦官之学问,妙在让人有男人之形而无男人之实,皇帝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不再怕禁宫内红杏出墙。历代帝王为自身的切身利益而乐此不疲,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清朝推翻结束,绵延数千年的宦官文化,也挤进了泱泱中华传统文化之行列。
太监,这伙被阉割的家伙,是一股活动在“最高司令部”的特殊势力。他们参与国政、翻云覆雨、结党营私、陷害权臣,甚至能操纵皇帝的生死、废立。史上有称“千岁”的“立地皇帝”刘瑾,称“九千岁”生祠遍天下的魏忠贤。这刘先生、魏先生和清朝的李莲英先生,都是太监中最为大名鼎鼎的“公公”,他们权倾朝野,简直把国家人民都当成玩物,玩了个痛快淋漓。
太监,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职业,其中也有为生存而净身入宫的穷人,这当然是令人十分同情的。太监中最令人不齿的当属假太监。所谓假太监者,就是未经阉割或阉割未净者。造假之术,古已有之,大活人也能造出假的来。他们起初就居心不良,以太监之名混入后宫,以臭男人之实污秽宫闱。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秦朝的嫪毐,嫪毐原是一个地痞,是秦始皇的“仲父”吕不韦,怕与太后赵姬淫乱事发而寻找的替身。这是一个用重金买通行刑者,只是拔掉胡须,未曾阉割的假太监。此人*壮伟,曾以*拱戏桐木小车。混入后宫侍奉太后,淫棍*,臭鱼烂虾,肆意纵欲淫乱并生下两个儿子。嫪毐利令智昏还图谋王位发动政变,最后被五马分尸,诛夷三族。
历代皇帝后宫都是美女如云,所以历代都有产生假太监的客观需求,只是皇权正统,史家讳莫如深罢了。嫪毐是不是最早一个假太监,我不敢妄言,但最后一个假太监却似乎是确有其人,此人叫张永福。
张永福是北京人,原是富家子弟,长得眉清目秀,天性浪荡。五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对他更加宠爱。到了十八岁,张永福只学会两样本领:*和嫖妓。父亲殷实的家产被他挥霍一空,母亲也气得一命归西。一无所有的张永福,无奈到太监刘庚府上打杂混饭吃。刘庚见他面目清秀,反应机敏,认为是做太监的材料,劝导他净身入宫做太监。于是,张永福偷了婶婶的珠宝盒,用这笔钱收买了做阉割手术的太医,手术做得不彻底,阉割未净就混进了后宫。
张永福聪明伶俐,早就从刘庚那里学会了察颜观色、奉迎拍马这一套,进宫后,很快得到李莲英的信任和赏识。他又潜心分析研究李莲英的得宠之道,就连一些小动作也刻意模仿,此举深得李莲英的喜欢,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因为西太后爱财如命,张永福的*专长也在宫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常以太后的名义到各宫赌钱,回来后不论输赢,总是送点银子给太后。内宫都知道他与太后是一体,就象现在人们与领导搓麻将一样,为了巴结张永福和太后,总是“输”上一些银子铺路。
也因为*,他接近了隆裕皇后。隆裕封后之后,一直与光绪不和。先前光绪爱的是珍妃,珍妃被*死后,也只是瑾妃一直侍奉在身边,把个隆裕冷落在颐心阁。隆裕内心空虚、寂寞、惆怅,凄苦难言。六月的一个大热天,隆裕浴后未穿外衣,披了件短纱正想午睡,被平时就自由进出的张永福撞见。隆裕先是一惊,坐起后短纱滑落,把个张永福看得双眼发直,一来二去,勾搭成奸。这隆裕万万没有想到,这张永福竟无太监之实,长期压抑的*得到了疯狂的满足。从此张永福更是经常进入颐心阁,人们以为他是找隆裕赌钱,谁知他已是隆裕的男宠。
有句话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一天,此事被瑾妃无意撞见,告知了光绪。戴了绿帽子的光绪,暴怒地*了张永福,押解到西太后处,请太后发落。因为慈禧本来就是后宫淫秽之事的始作俑者,所以对隆裕,只是斥责一句:“你们也太放肆了!”对张永福的处罚是遣出宫门了事。这个光绪也真是太窝囊了点!
宣统做上皇帝时,隆裕晋升为太后,把持了朝政大权,张永福又重返后宫。隆裕对他更是宠爱有加,张永福也更是旁若无人地专擅起来。此时,清王朝已摇摇欲坠,*军四处造反。张永福趁乱搜刮钱财,并于时局大乱之时,席卷外逃,不知所终。
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还有人传说,张永福仍然健在,他在洞庭湖旁的君山修行,已是一名六根清静的和尚。颇具传奇色彩的张永福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假太监,凭着从小练就的*嫖妓两样本领,竟给当朝皇帝戴上一顶大大的绿帽子。他在被隆裕包为“二爷”之外,还与摄政王载沣的福晋通奸,左右逢源,淫乱于宫廷内外。他虽然奸情败露却能得到善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假太监结局的特例。注:
1:立地皇帝: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04页:当时北京城内外都说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2:嫪毐(Lào ǎi),不能读“谬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