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童谣的温州童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1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45

“介母飞过青又青(哎)?介母飞过打铜铃(呵)?”“阿美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温州童谣起源于明清时代,来自民间,流传广泛,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而且还寓教于乐,趣味盎然。它用朗朗上口的语句,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它的传唱,是知识道德传播的有效途径,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平阳县水头镇位于雁山敖水之间,居民中有讲温州方言的原住民,也有从南面邻省福建迁入的福建人,福建闽南方言也随之传入,形成两种方言交杂的特殊语言环境。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编了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代代相传,或反映民俗民风、或寓以教育意义……所诵唱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尤其贴近儿童快乐的天性,所用的语言浅明俚俗并结合游戏,记得牢、传得广。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更多普通话童谣传入人们的生活,方言童谣渐渐被大家遗忘。《童谣·童心·童画》就是“童谣行动”中创编的美术地方课程,本课让学生通过收集童谣、诵唱童谣、品味童谣,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并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表现,它是诗与画的融合,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造型·表现的才能。童谣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培养和发展儿童综合的艺术素质。通 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当前了解温州童谣的年龄段情况大致如下:
5~10岁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16.1%,不知道的占83.9%
10~20岁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44.8%,不知道的占55.2%
20~40岁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68.3%,不知道的占31.7%
40以上知道也听过温州童谣的占83.4%,不知道的占16.6% 鲁剑光,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执委委员、浙江省音乐协会会员)是温州童谣《叮叮当》的曲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民间艺术被遗忘是十分令人痛惜的,但所庆幸的是仍有些许老人还教唱着他们的子孙,让孩子们传承“温州童谣”这一民间艺术,使温州童谣还不至于销声匿迹,但紧凭这些夕阳老人的怀旧之情是无法真正挽救“温州童谣”的,挽救温州童谣艺术的是当代是青年们。
为了抵制“灰色童谣”、“另类童谣”等的产生和流传,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鹿城区文明办、区文联和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小学参加“我是文明小市民”为主题的文明童谣征集活动。在征集过程中,有的开展了校内评比,有的是动员全校师生,甚至是学生家长来参加,还广泛征求文学界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经过对征集来的1200多首童谣进行了细致的筛选、编辑、加工、润色,选出300首优秀作品编印成《文明童谣300首》一书。
这些童谣大都出自小学生之手,思想性强,融艺术与趣味为一体,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生动事例,反映了鹿城区人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揭露和鞭挞了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的言行。全书分爱国篇、爱乡篇、礼仪篇、交通篇、环保篇、健康篇、学习篇等13个部分,以六言句式、七言句式为主要格式,语言平白易懂,句式短小整齐,生动活泼,声韵朗朗上口。2010年,首批2万本《文明童谣300首》已陆续送到全区68所小学。 许多小朋友创作了有关节约用水、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安全过马路、进校门等的童谣,很实用,也很好记。学院路小学的冯艳创作了一首《手》:“我有一双手,上课放好手。答题要举手,饭前要洗手。见了朋友握握手,在家做个好帮手”。“滴滴答,滴滴答,谁在哭,是为啥?原来龙头流水泪哗哗。快去帮它拧干泪,不要浪费一滴水,珍惜水源全靠你我他”———这是建设小学李诚豪同学创作的节水童谣《滴滴答》。他们不仅平常自己这样做了,而且还经常提醒身边的人。孩子们在自己创作童谣的同时,也用这些童谣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倡导文明行为。
瓦市小学的吴欣怡同学创作了《做客歌》:“小朋友,请听好,上门做客要记牢。进门之前把门敲,见了主人问声好。主人请茶双手接,接过之后说谢谢。家居摆设别乱动,翻箱倒柜没礼貌。大人谈话不打扰,静静坐在一起瞧。想和朋友一起玩,另外一处不喧闹……”该校还动员学生自己创作,把枯燥的学生守则变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同时把这些学生创作的童谣集结成一本《校园风铃》,成为该校德育校本教材。
“我们把《大变样》等文明童谣编成了快板,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表演传唱,还举行文明童谣背诵比赛等活动。”南浦集团学校德育教导郑捷老师说。该校一位班主任表示,童谣上口快,学生们通过说、唱、编、演、画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童谣的系列活动,不仅使学生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丰富知识、训练语言,提高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文明童谣300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童谣内容和形式完全张扬了儿童游戏心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一位小学生家长表示,我们希望全社会创造一种氛围,让孩子全身心地去听、去讲、去演、去创作这种在欢乐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文明童谣,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唱着文明童谣健康成长。
一首好的童谣,能给人以良好的思想行为启蒙,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据了解,鹿城区在开展文明童谣进校园活动中,将挑选优秀的童谣,请音乐工作者谱曲,做成受孩子们欢迎的童谣歌曲,还将组织孩子们以童谣和童谣歌曲为内容,创作各种形式的表演,如以朗诵、说唱、快板等形式,举行朗诵会、读书会、征文比赛、墙报比赛等。组织开展传诵文明童谣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多种形式的推广文明童谣。组织学校师资力量编排文明童谣文娱游戏节目,例如编练童谣快板,编皮筋舞,跳绳操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文明礼仪的知识内容在校园里、学生中广泛宣传,寓教于乐,让一首首文明童谣在孩子们中间广为传唱,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成为启蒙孩子们成长的金钥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