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0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57
是通过学生的直接感官来观察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图中人物的背对学生,看到的跟学生看的相同,面对学生跟学生看到的相反。只要抓住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就不会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57
观察物体(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具、教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课件。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想想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教师通过课件讲述如下故事,学生看图听故事。
星期天,退休的李奶奶带着她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外孙女欢欢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东东他们就把李奶奶拉到了象园,李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3人连忙答应?然后向大象跑去。
不一会儿,3个孩子就跑了回来,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东东说:“奶奶,奶奶,大象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明明说:“不对,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欢欢说:“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奶奶听后哈哈大笑。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奶奶为什么哈哈大笑吗?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呢?
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
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配以课件的演示,新颖有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是片面的,自然揭示课题)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教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 我们看看它是谁。
教师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 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教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 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教师:请两名同学再分别说说从这个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 子记在脑子里。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 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教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 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 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分。 )
教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 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集体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的特征,并借助语言、动作等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看 平面图时进行表象的提取准备。)
(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 教师出示如下例1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4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
教师:请每组的四位同学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 教师:看看小明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教师:如果你是小红、小芳或者小亮,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站一站,看一看。
3.运用表象,正确判断
教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游戏巩固,发展观念
教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