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的人物原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0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40

许光。

“潘冬子”的原型是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

许光是许世友将军和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乳名叫“黑伢”,自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以后找到许将军才进入部队。传奇的经历,让许光成为《闪闪的红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1965年,许光按照父亲的嘱托,回到家乡新县工作,侍奉老奶奶,在县*副主任任上退休。

2013年1月6日2时44分,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长子许光突发心梗,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61年春的一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李小文找到自学成才的部队作家李心田,请他为孩子们写一本书。李心田此前已写过一部小说《两个小八路》,此时,他正准备再写一部反映*后代成长的作品,少儿出版社的约稿可谓适得其时。

当时,李心田在部队速成中学当教员,班上学生大多是老红军的后代,而且为数不少都是战争年代(尤其是长征时)与父母失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找到的孩子。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等就是如此。

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故事特别引起了李心田的注意。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了一顶写有自己名字的军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妻儿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孩子正是拿着这顶军帽找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

李心田听了这个故事后便萌生了将它写成小说的想法,并按儿子对红军爸爸“想、盼、找”的思路勾画了整部小说的框架。

参考资料:人民网《开国上将许世友长子许光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一生的不平凡》

人民网《1975年《闪闪红星》被批:吹许世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40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那么李心田又是如何结识鲍声苏,并以鲍声苏为原型创作了《闪闪红星》的呢?这还得从鲍先志将军说起。鲍先志, 1911年3月6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鲍家湾一个贫农家庭。1926年秋,鲍先志投身*宣传活动,并加入少年儿童队,任队长。1930年曾当选村苏维埃*,当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长征后,*还乡团将鲍先志的妻子贩买到了外地,将儿子鲍声苏贩卖给了地主。鲍声苏在地主家中受尽折磨。  后,鲍声苏找到了父亲鲍先志。鉴于鲍声苏文化水平太低,1961年,鲍先志便让鲍声苏到南京军区举办的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当时李心田是部队文化速成中学的教员。由于鲍声苏在学生当中年纪较大,课余便经常与李心田老师聊天。当时鲍声苏向李心田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讲到了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讲到了麻城满山红杜鹃(映山红)的美丽,讲到了盼望红军回乡的故事。鲍声苏悲惨的童年深深打动了李心田,“潘冬子”的形象终于跳到了他的面前,为他后来创作《闪闪的红星》提供了有利的素材。  说到“潘冬子”的原型,*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  半个月后,创作手记还给了李心田,并告知事情过去了。原来是有人告状到*那里,说《闪闪的红星》是给许世友树碑立传的。为什么说是为许世友立传呢?因为许世友的儿子许光的经历与鲍声苏有相似的地方。许光原名原名许大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他从小受战乱之苦,什么苦滋味都尝过。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他从农村接到身边,并送他到学校补习文化。*当时很想*许世友,便想办法将《闪闪的红星》做一发炮弹。后来,鲍苏声主动承认《闪闪的红星》是写的他们家的事情,此事才有了结论。鲍声苏之所以说是写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子”实际上是鲍声苏弟弟的昵称。鲍声苏的弟弟叫鲍冬冬,聪颖可爱,在南京军区大院里都昵称鲍冬冬为“冬子”。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