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孩子不傻,小不懂事,慢慢大了就知道了,这个小孩子的一个梦而已,只不过想让大人帮助实现罢了。何必打破这个梦呢。
热心网友
中国人过什么洋节,中国人记好自己中国的节日就好了,有什么好过得
热心网友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奇葩说》的一个辩题上了热搜,叫"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都是假的"。
正反双方针锋相对,虽然结果是固定的,但《奇葩说》从来都不是一个给人固定结论的节目,它倾向于抛出辩题,让我们思考、讨论和回答。
就像马东最后说的:真善美,假恶丑,我们可以明确的之后善恶,而真假、美丑,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判断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
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且最近圣诞节也快到了,真的很怕孩子有天会问一句:"妈妈,圣诞老人到底是真的假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教给孩子一概而论的真假,而是选择适当的实际,具体分析,让孩子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正确看待真假。
"真假分辨"需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
"妈妈妈妈,圣诞老人是真的还是假的?"
回答是真的,你害怕孩子接触现实会受打击,还是让孩子进入现实为好;
回答是假的,你害怕孩子失去了精神寄托,就此幻灭,丧失了别家孩子同等的童真和希望。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
研究发现,孩子在3-4岁左右才产生辨别真假的能力,然后逐渐发展。
所以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无法分辨真假,需要时间来培养他们鉴别的能力。
这也说明过早告诉孩子"童话里都是假的"是没有用的,在孩子认知不成熟的阶段听不懂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他们也不懂。
儿童心理学早就指出,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分为几个阶段:无意识、有意识、假象和现实混淆、假象和现实区分。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2、3岁开始一直到学龄前的宝宝,有不少会将自己的玩偶、洋娃娃、枕头当朋友,也会相信世界上有童话、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这个过程可不仅仅只是认知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从小对周围环境建立熟悉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一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当我们主动过去告诉孩子,所有都是假的,一方面,孩子的认知不足以消化这种信息,另一方面也会打击到孩子安全感。
比如当孩子有时会对自己说:世界上没有恶魔,因为会有超人把它们都带走的!这时他们是在给自己建立强大内心。
童话不是幻想,而是现实的武器
很多家长其实并不重视对孩子的"童话培养",总觉得很假,维持假象也很累,但是我们不仅不应该过早告诉孩子童话没有用,还应该鼓励孩子多读童话,因为童话不是无聊的幻想,而是可以成为现实的武器。
1.童话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有些家长害怕童话会阻碍孩子辨别真假的认知发展,但正如《奇葩说》里辩手说的,童话并不是百分之百虚构,童话也是源于生活的。
就像我们给孩子读的绘本里的每个人物或者拟人化的小动物,都可能是周围某个同学的化身,有着他们身上不同的特点。
其实,阅读童话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这是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的:童话故事能够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帮助孩子一步步搭建起通往真实世界的桥梁。
因为我们的大脑很爱故事,一个好故事能让我们神经系统亢奋,当孩子听到一个好故事时,他不会只沉浸其中,他的大脑视觉、听觉、处理动作等区域都会被激活。
就是说,听童话故事的情节并不都是虚假,而是在我们脑海里真实地演绎过的。
2.童话激发想象力
研究发现,能够把越远距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你的创新度就越高。
童话和现实相比就更加天马行空、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并且在童话的世界里可以不受*,更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想法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力。
3.童话人物是孩子的榜样
从小,超人教会我们要秉持正义,灰姑娘告诉我们境遇不决定一切,圣诞老人充满慷慨和善美,冰雪女王勇敢而……
父母并不是孩子唯一的榜样,研究发现,童话里的人物同样可以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甚至比父母作用更大。
我们不要只看童话的虚构和虚幻,而是要在读过后感受到主人公传递的精神,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努力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崇拜、模仿这些精神对象,可以是童话里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动画片里的勇敢聪明者,让孩子们自由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这些都能给孩子带来积极影响。
教孩子分辨虚假,要在适合的阶段
说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不用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呢?当然不是,教孩子分辨童话的虚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首先,当你发现孩子已经自己分辨一些真假了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比如孩子问你:"彼得潘里的世界都是假的吗?"
你就可以先反问:"你觉得哪里像真的,哪里像假的?"
不用害怕和担心破坏孩子的幻想,打击到孩子,反而有时候孩子已经知道是虚假的,但还是相信其中的精神和美好,孩子的乐趣也不会被"虚假"这个词语打消。
研究表明,那些已经可以清楚分辨真实和幻想的孩子,更具有想象力。
2.当你发现孩子在模仿童话或动画里的危险行为时,你就要是时候阻止了
之前美国有一个5岁小孩因为太沉浸于蜘蛛侠的世界,总是夜晚穿着蜘蛛侠的衣服企图出门"行使正义",幸好被父母发现而阻止了他。
当然可以你直接告诉孩子这些是假的他们并不会听,你可以找一些有趣的相关的动画视频来解释。
3.当一些黑暗的情节引起孩子不安和害怕时,我们可以进行适当干预
无论是什么童话都会有正义和*的两方,那么有时候*的那一方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
比如我小时候就很害怕小美人鱼故事里的那个恶毒的八爪鱼,在看奥特曼的时候就很害怕近乎真实的怪兽。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夜晚害怕到睡不着觉,经常和你说"有鬼",在家里一惊一乍的时候,你就可以让孩子说出来,然后和他解释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并不是什么恐怖的"鬼"。
最后,如果孩子过度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世界,怎么也拉不回来,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情况,比如只跟自己的玩偶对话,坚持做危险的正义之事时,你可能就需要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总而言之,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这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的来说,学龄前的儿童认知还在发展,可以给孩子形成一个童话世界,让孩子从中汲取养分,当你发现时机成熟,孩子开始问你是真是假时,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认识真实世界了,正式和孩子聊一聊哪里是真,哪里是假,适当地纠正和干预。
生活没有绝对的真假,我们可以让孩子认识真假的情况下依然相信善美。
我是小B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