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俗语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语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到。它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摸索不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记住。俗语常常被大家称为常言,俗话。只不过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这些从历史中遗传下来的俗语既反映了当时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少俗语对后来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是为何会有很多俗语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今天说的是农村俗语:“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值得让人深思!
“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嘲笑那些比自己还贫穷的人,反而会羡慕那些那些做坏事赚钱的人;帮人也是要分情况的,只有在他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才能帮他,不能救助那些处于贫穷状态的人。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开始把金钱当作衡量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当初朴质的生活和善良的品性,看不起那些比自己穷的人,想方设法去巴结那些比自己有钱的人。他们从来不关心那些人的钱怎么来的,是否都是从正当手段得来的,只知道他们有钱就行了。还有一些人跟着通过一些肮脏的交易获取到大量的钱财,变得越来越忘乎所以,更加瞧不起那些比他们穷的人。
帮助一个人除了要量力而行之外,还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行,比如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你却好在最关键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必定会受到他的感激。但是你一直帮助他的话,容易让他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丧失了拼搏的动力,总想着不劳而获,期待一直靠着他人的帮助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时间一长人基本就废了,当你停止对他帮助时,获得的不是感激而是埋怨,此时的他早已经将这种帮助当成你应尽的义务。
所以在任何时候,做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是什么人你帮助之后都会感激你的。有时候容易被别人当成冤大头,不但得不到感激,还会遭到不小的埋怨。当一个人一直处于比较贫困状态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救济他,而是找到他一直这样的原因。如果是他个人原因导致的,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帮助的,毕竟能帮助他一次两次,帮不了他一辈子,只有等他自己深刻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他才能走出困境。反之帮他有时候反而容易害了他。
热心网友
贫穷的人会被耻笑
不择手段赚钱的人不会被耻笑
一时间有困难的人会得到救助(因为这个人能东山再起,投资他会有回报)
贫穷的人得不到救助(因为这个人已经是注定的失败者,投资他不会有任何回报)
------------
这段俗语描写了社会的客观现象,现代社会通常认为“笑贫不笑娼”是讽刺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持否定态度,但现代社会又往往认为“救急不救穷”说的中肯,持肯定态度。
但这两句话本身的中心意思是一致的,都是对“功利社会”的描写。
热心网友
娼妓起码靠自己的努力在赚钱生活,所以笑贫不笑娼。要借钱救急,因为此时不救就没有机会了,至于不救穷,是因为穷是因为自己不努力,给了钱也帮不上什么,反而让对方越来越懒。
热心网友
虽然有的人比较贫穷,但是他们有志气,是值得赞颂的,当一家人比较紧急的时候伸出援手,他们会比较感激,但是如果是贫穷的人,他们可能并不会努力,不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