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2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02
应该是孙膑吧!《战国策·齐策一》中说是段干纶提出,并且几乎没有提到孙膑,;《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说是孙膑提出的,压根没有提到段干纶。同时,在两本书中,各自都成为此战的决策者。问题是,《战国策》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主张和策略,有一定研究价值,但许多记载并不可靠,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很多时候可以在表现权谋、纵横之术),很多实例更像故事,甚至自相冲突。“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且劫秦王”,写唐且在秦廷中挺剑胁*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出自百度百科相对来说,《史记》是一本比较严谨的史书,其目的与《战国策》宣传纵横家思想不同,主要在于记录史实,因此可靠性较强,现在也公认是孙膑提出的。段干纶此人在其他史书中几乎没有记载,更别说这一事例了,甚至在《战国策齐策》的的其他篇章也几乎没有出现,所以这一真实性疑点很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史记》在附会,但可能很小。有人认为,《战国策》与《史记》相比,引用素材更接近于当时时代,因此较真实。但不要忘了,《战国策》最后成书是刘向整理汇编的,其中也多有改动。而且,汇编《战国策》所用的素材本身局限性很大,而且司马迁肯定在编书时也有所涉及,所以,总体说,《史记》比较真实。其中部分内容虽然有春秋笔法,小说性质,但事件的总体情况错误较小。
最后总结一下,假设两者都是实情。那就是段干纶是朝中文臣决策者,可能是他代表同意见者答复;而孙膑是战略决策者,参谋一类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03
孙膑提出的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4:03
孙膑 段干纶只是一个大臣,因为孙膑的对手是庞涓,不能以一个残废来记录,所以写在段干纶头上了。段干纶毫无军事建树,怎么可能有如此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