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4:12
《续高僧传·善伏传》卷二十载有伏日听俗讲事,表明贞观三年(629)就存在俗讲。俗讲在唐代文宗时代(827-840)很盛行,约在文宗太和九年以前,长安诸寺往往有奉敕开演俗讲的法会(一般俗讲是不依敕令的)。据《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唐纪·敬宗纪》载,宝历二年(826)敬宗曾亲临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由此可见,当时俗讲当是寺院的一件大事,规模宏大,仪式庄严。另据日本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称:当时长安有名的俗*师,左街有海岸、礼虚、齐高、光影四人,右街有文溆及其他二人,其中文溆最为有名。赵璘在《因话录》中称:“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拜”;段文节在《乐府杂录》中亦称:“其声宛畅,感动里人。”
唐代俗讲一般主要使用说唱体为话本,因为说唱体既围绕着佛教经典主题,又着力使之通俗化,从而易于人们接受教义,这类俗讲话本称作 “变文”;有时在“变文”中还附有反映经中故事内容的图画,这叫“变相”;俗讲有时也采用“讲*”为话本,这类话本往往通过自编说唱文字以演绎经中义理。由于俗讲主要采说唱*,说中大多伴有唱,因此“变文”中往往注有“平”、“侧”、“断”等字,以示唱时用平调、侧调或断调。唐代俗讲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采用了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如《舜子变》、《伍子胥变》、《王昭君变》等即属此类。后来,不仅俗*师开演俗讲,民间艺人也开始唱变文。《全唐诗》载唐末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诗说:“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可见当时已有妇女用变文、变相合起来清唱王昭君的故事了。
变文的唱词,一般是以七言为主而杂有三言,也有少数杂五言或六言;说词则是散文白话,也有用骈体文的。变文文采大多极为圆熟纯炼、流利生物,往往从数十字*而渲染发挥成为千数百字,其体例之宏伟,内容之朴实,描述之活泼,辞藻之绚丽,想象之丰富,实为佛教文学中之杰作。宋真宗时(997-1021),由于*的原因,朝廷明令禁止僧人讲唱变文,其后大量变文作品便逐渐失传了。直到1900年,在敦煌石室发现唐人写经,变文才重新被世人发现,现在《敦煌变文集》汇集了敦煌经卷中所存的变文七十八篇,是今人研究变文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