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3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9:03
张自忠(10-1940) 男,汉族,山东省临清县人,中国*党员。
张自忠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1年后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任喜峰口第29军前线总指挥,打退了日军,守住了阵地。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军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38年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奉命率第59军急行军增援台儿庄作战,为整个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1940年5月,中*队与日军15万精锐部队在枣阳、襄阳、宜昌等地进行枣宜会战。他亲自率领部队与敌寇决战。在部队被敌层层包围的不利态势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力战不退,与敌寇拼死搏杀,最后身中7弹,壮烈殉国。弥留之际,他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张自忠将军为国家为民族不避艰险、不惜牺牲的勇气和精神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新中国成立后,*追认张自忠将军为*烈士,将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并于1986年10月,由民政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建有“张自忠路”。
2009年9月10日,在*宣传部、*组织部、**部、*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张自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自忠(1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中华*陆军二级上将,原为西北军系将领,中原大战后接受**改编,任第38师师长,曾参与喜峰口战役。1935年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曾先后任察哈尔省省*与天津市*。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曾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与北平市*。脱出后任第59军军长,后升第卅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曾参与临沂战役,徐州会战,汉口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
早年生活
张自忠,字荩臣,后改荩忱,11年8月11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张家为临清望族,其父张树桂(字冬荣)曾任江苏省赣榆县知县,1905年卒于任内。张自忠6岁入私塾,后随父至江苏,由父亲教导。父亲过世后随母扶柩返回临清,1908年进入临清高等小学堂就读,1910年毕业后进入位于天津市的北洋法政学堂,1911年加入同盟会,并转入济南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前往奉天(今沈阳),投效驻屯在新民屯的陆军第20师第39旅87团(团长车震),加入军籍。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已升为旅长的车震率第39旅至湖南长沙以*护*。当时湖南将军汤芗铭将第39旅扩编为湖南陆军第1师,由车震任师长,张自忠被委任为军官,任师部幕僚。但该师旋即被湖南护*第1师击败,所部瓦解。张自忠遂改投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24年任团长,参与第二次直奉战争,1926年任第15混成旅旅长,入山西与晋军作战。因战事不利,恐为其直属长官,第6师师长石友三所害,遂率部入晋(但并未加入晋军)。直到1927年4月冯玉祥加入国民*的北伐序列,改编西北军为国民*军第二集团军后,张自忠方从山西回归冯玉祥麾下,任集团军总部副官长。1927年底,任第28师师长兼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1928年北伐结束后,任第25师师长,该师曾在1929年的全*风纪考察中列为全国第一。
长城战役至七七事变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自忠任第6师师长,先后击败国民*的第48师(师长徐源泉)与教导第2师(师长张治中)。西北军失败后率第6师残部入晋追随冯玉祥,1931年1月接受张学良节制与改编,西北军残部编为东北边防军第3军(后改番号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张自忠任第38师师长。
喜峰口战役
当承德于1933年3月4日被日军占领后,日军继续往南占领长城各隘口。第29军原奉命至冷口接应万福麟部,但途中即接获该部已退至喜峰口附近,于是第29军改道至喜峰口阻敌。3月7日,第29军第37师(师长冯治安)与第38师在距喜峰口30公里处设立前近指挥所,9日开始双方在喜峰口周边激战,于是张自忠,冯治安,与在喜峰口的第109旅旅长赵登禹商议后,决定进行夜袭。11日夜间由赵登禹率领,分三路从日军后方突袭阵地;由于西北军的传统,第29军士兵均配一副大刀,因此突袭队又称为大刀队。该役共歼敌千余人,此后双方僵持于喜峰口,日军一部转攻罗文峪,于是从第37师与第38师各抽调一团至罗文峪,归第29军暂编第2师(师长刘汝明)指挥,再度击退日军。
不过当商震部在冷口为日军突破后,第29军为避免腹背受敌,遂向西南方向退却。由于在喜峰口与罗文峪等地的战功,第29军的高级军官共11人,在1935年7月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长城战役后,第29军返回山西,后将察哈尔省的抗日同盟军缴械,全军移驻察哈尔省,张自忠仍任第38师师长,驻宣化。1934年张自忠率第29军营长以上军官至庐山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张自忠以第一名结训。1935年6月,由于何梅协定的关系,国民**军退出河北省,于是日军默许下,第29军进驻平津。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委员长,张自忠任委员,兼察哈尔省省*与第38师师长。1936年6月改任天津*,第38师亦移防天津。1937年3月,日军突邀宋哲元访日。依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部辅佐官寺平忠辅的内部报告所示,是为“如何使宋哲元逃不出我们的掌握,乃是北平特务机关应尽全力的任务。”为减轻日方压力,宋哲元遂命张自忠率团访日。从4月23日至5月29日,张自忠访问了东京、大阪、神户、奈良、名古屋等地,但日方则宣传为“代表团在日期间受到各方面热烈的招待,满载而归,每个人都满脸喜气,亲日气氛的造成已收到相当效果。”虽然张自忠发表声明称仅考察日本工业,但国内*并不相信,自始张自忠被视为亲日派,甚至是汉奸。
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后,张自忠与宋哲元均认为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但7月17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在庐山发表谈话,已拒绝对日方做进一步的让步。7月25日,冀察政务委员会中止对日军协商,同日日军发动攻击,28日第29军军部被日军攻破,佟麟阁副军长与赵登禹师长殉国。于是宋哲元决定将第29军撤到保定,将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北平*都交由张自忠代理,以掩护第29军的撤退。但这么一来,张自忠就成为众矢之的,全国各大报刊纷纷发表痛斥张自忠的文章,报界一度凡提及必称“张逆自忠”。待第29军撤出平津之后,张自忠从8月1日试图逃离北平,但一直到9月3日才成功抵达天津,10月10日才在秦德纯与张樾的陪同下,在南京市与蒋中正见面。之后张自忠以军政部中将部附的身份留在南京,**于12月迁至武汉后,才发表张自忠为第59军军长 [1],编入第一战区战斗序列。
1938年
1938年1月,第59军改由第五战区节制,任机动预备队。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第13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于1938年1月进攻淮河一线,2月初突破第51军(军长于学忠)的防线,在淮河北岸建立了桥头堡。第59军奉面前往救援后,于2月15日抵达前线,对日军展开攻击。到22日,日军在淮河北岸要点小蚌埠被第59军收复,第13师团*退回淮河南岸,两军遂在淮河一线对峙。
3月,由于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与第三军团(司令庞炳勋)于多日激战后相峙于临沂,第59军于3月12日抵达临沂西郊后,在13日至17日,与24日至30,会同第三军团的部队两度与第5师团展开战斗,最后第5师团*往东北撤退。临沂一战隔开了日军第5与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使之无法合流进攻徐州。后第10师团在台儿庄被围歼,是为台儿庄大捷。张自忠亦因功升第27军团军团长兼第59军军长,辖第59与第92军。
虽然临沂与台儿庄两次战斗居获得胜利,但之后由于日军华北与华中派遣军共派出7个师团与两个旅团,从南、北两路在5月上旬切断了徐州西面的交通线,集中于徐州的部队有被包围之虞。于是*主力于5月18日起往西南撤出徐州,第59军负责断后。至6月1日,第59军退至许昌后才停止。当武汉会战于6月11日展开时,第59军在豫南与日军作战,直到9月6日奉命至潢川以掩护鄂北部队的集结。从6日至18日,第59军与日军第10师团(师团长筱冢义男)展开潢川的争夺战。由于日军从16日起对第59军施放毒气,且在18日切断了潢川西方的交通线。鉴于已达成掩护的任务,张自忠在19日凌晨下令部队从潢川西南方突围。
1938年10月12日,张自忠因功升第卅三集团军总司令,仍兼第59军军长。11月13日,张自忠又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所辖部队除第卅三集团军外,还包括第廿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第廿八军团(军团长刘汝明)、江防军及若干部队等,司令部设于荆门。
1939年
1939年3月,由于在京山一役击退日军,国民*加张自忠为上将衔[2],并颁四等宝鼎勋章。5月1日,日军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向襄河以东的随县与枣阳进攻。6日,襄河以东阵地为日军突破,张自忠率59军渡河,击退日军后,在5月10日反而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迫使日军撤退。该役之后定名为随枣会战。
12月12日,军事委员会发动冬季攻势,以第五与第九两个战区为主攻地区。张自忠指挥13个师攻击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田中静壹),但由于日军已经掌握*的计划,于是*部队*进攻日军的既设阵地。双方在钟祥、长寿店缠斗三个星期后,在周碞的第75军支援之下,严重损失的日军才在2月下旬后撤。
1940年
由于日军在*的冬季攻势损失严重,为消除第五战区的威胁,遂调集6个师团,装甲与航空大队,向枣阳与宜昌一线进攻。5月1日,日军第3师团(师团长山胁正隆),第13师团(师团长田中静壹),第15师团(师团长渡边右文),与第39师团(师团长村上启作)对右翼兵团襄河以东各阵地发动攻击,以其会师于枣阳。3日,右翼兵团长寿店阵地被突破之后,张自忠决定在7日率领第74师至河东以增援第38师与第179师。临行前张自忠写了封信给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内容是:
“仰之我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做好做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小兄张自忠手启五月六日于快活铺”
张自忠渡河之后,便与第38师与第179师取得连系。由于日军第3与第13师团已于8日会师,第39师团亦已占领枣阳,于是张自忠在11日亲率部队往北追击(此时张自忠所指挥的部队共第38,74,179,180等师,与骑兵第9师,共5个师的番号,但战斗兵力仅2万人),以求截断日军退路。为避免此一结果,日军第13与第39师团便往南正面攻击张自忠的部队。13日,由于第179与第180师为日军所阻,因此张自忠命第38师为左纵队以接应第179师,他率第74师与骑9师的四个团为右纵队,以接应第180师。日军以第39师团攻击右纵队,在15日将张自忠与第74师围于南瓜店,16日所部损失殆尽,为日军所杀[3]。
日军验明身份后,在陈家集征集一口棺木将他下葬。第38师师长黄维纲获报后率便衣队将遗体夺回,18日送回集团军司令部,以上将礼服重殓,经宜昌转送回重庆。28日,灵柩抵达重庆,蒋中正率军事委员会高级将领与国民*五院院长亲临致祭,蒋还抚棺痛哭。7月7日,国民*明令褒扬张自忠,并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4]。
荣誉
国民*在1942年12月31日,明令入祀全国忠烈祠,1944年8月,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以资纪念。1946年,获颁荣字第一号荣哀状。
1947年3月13日北平市*颁令将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
张自忠与夫人李敏慧在1908年结婚。育有二子张廉珍、张廉静和一女张廉云。张夫人后于上海因癌症过世[5],国民*特颁“相成忠杰”匾额以嘉节行
第29军撤至保定后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第59军即第38师扩编而成
^ 加上将衔,是根据国民*公布之《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合于晋任上将之规定者,因为员额所限得先加上将衔”,“陆军第二级上将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转补。”
^ 日军战史资料中记载,张自忠最后是由藤冈一等兵与堂野军曹所杀
^ 一般提到张将军的殉国是反法西斯阵营阵亡将领中最高*者,事实上并非如此,例如1944年在法国阵亡的莱斯利·麦克奈尔(Lesley J. McNair)中将,与1945年在冲绳岛阵亡的赛门·巴克纳(Simon Bolivar Buckner, Jr)中将都在1945年7月被追赠为上将,就阶级来论的话,张将军为三星二级上将,麦克奈尔与巴克纳是四星上将。若说张将军为国民*军阵亡阶级最高的将领则可(还有其它20位殉国将领被追赠为二级上将,包括一位海军二级上将,参见抗战*阵亡将领名录),说是整个盟军的话则否
^ 张自忠女儿张廉云说父亲阵亡三个月后,母亲也因为癌症去世了。详见http://cqsb.hsw.cn/gb/cqsb/2005-05/17/content_188690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20:21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张自忠(11.8.11-1940.5.16),字荩忱,中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张自忠,一代名将,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1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49岁。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自抗战事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3]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5029.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21:56
张自忠(11.8.11-1940.5.16),字荩忱,中华*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张自忠,一代名将,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1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49岁。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自抗战事起,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