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认知特点,以及学生差异是怎么样的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3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1:13

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2008年05月19日 星期一 17:23

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所谓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中的人及其关系的认识,即对他人、社会群体、社会规范等的理解和推断。儿童不是生来就能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的,在入学以前,由于在家庭中和社会的直接接触很少,因此,他们对他人关系和社会的认识几乎为零。在进入学校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班级为单位诉集体生活给他们提供了接触群体,了解他人的机会。从小学起,个人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了解社会。

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3)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不等速的;(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具有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5)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小学生的感知觉已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在感知觉已逐渐完善的同时,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

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总之,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有人把学习、记忆、语言也包括在内。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水平而言,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认知和知识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是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的,已有的知识又是认知水平发展的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所以一点不能忽视知识的传授。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和扩展儿童的知识面,对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大有好处。但两者毕竟是两回事,它们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不能说传授了知识就发展了智力。

儿童智能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大多数儿童智能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有些儿童聪明过人,也有些儿童智能发展比较迟缓。能力作为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能力又成为掌握知识技能的条件,它制约着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认知能力的差异是指学生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也表现在能力显示早晚的差异上,这取决于学习、实践等主客观条件的具备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人才早熟和大器晚成的事实都是存在的。

具体而言,这一阶段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二是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观点采择能力是指个体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相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与自我中心相对。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分阶段的。要出生时,儿童是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到了幼儿园阶段(3-6岁),儿童开始能够区分和他人观点的差异,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代替他人的观点。比如,一个儿童喜欢猫,他就会认为人人都喜欢猫。到了小学低年级阶段(6-8岁),小学生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观点采择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但他们不能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推理的差异。比如,他们可以理解别队不像自己那样认识到猫的优点。因此,在推理上他们仍然是自我中心的。一直要到小学中高年级,小学生才能比较客观的理解他人,克服“自我中心”。

观点采择能力是个人社会认知的基础,这一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化。而反过来,学生的社会经验又直接制约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这一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教育实际中往往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完全发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不能理解和体谅他人,缺乏察言观色的基本人际技巧,因而也无法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独生子女中,由于受到父母的宠爱,更加之在家庭中缺乏和兄弟姐妹的相处经验,他们在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滞后或障碍。他们实际上并不是不愿意去理解别人,而是不会理解别人。这样学生通常是班级中的破坏者,他们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后果,因此常常挑起矛盾,出现过激行为。对于这种“自我中心”学生,传统的说教往往不能奏效,而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等投射活动逐渐地培养起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

社会认知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社会关系的认识。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在观点采择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小学生逐渐开始认识社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社会习俗和群体规范的学习。小学生在幼年时是不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行为本身进行判断的,他们某一行为的判断是以行为结果为唯一依据的,而不管其行为方式是否合乎群体规范和社会习俗。例如,对于不小心打碎碗各故意发脾气打碎碗两种行为,低年级学生会不会不加区别地认为都是“不乖”,因为他们只依据“打碎碗”这一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好坏的标准。大约在8-10岁时学生完成对社会习俗和群体规范的学习,开始对行为本身进行是否合乎社会规范的判断,而不再单以结果论是非。这一转变表明在中年级时小学生开始把社会和群体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将个人利益看得过重。从这一时期起,小学生逐渐懂得与人合作,并真正投身到社会群体中去。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学生并不能够顺利地完成这种发展任务,他们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也不愿对群体负责,做出建设性的贡献。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将对个体的社会化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这些学生在*后对社会的疏离感,形成*人格。

以上就是笔者对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及想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