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4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32
见意还是买国外的道品吧。
(一)电容器损坏的原因
并联电容器损坏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切电容器组时,由于断路器重燃引起的重燃过电压造成电容器极间绝缘损伤甚至击穿。有的电容器组无任何过电压保护措施,也无串联电抗器,尤其在农灌季节,平均每天操作1次,就更容易导致其绝缘损伤,甚至引起爆炸。
(2)电容器投入时的佩流过大、电网的谐波超标引起过电流,使电容器过热、绝缘降低乃至损坏。
(3)电容器设有配备单台熔丝,或更有熔丝但熔丝特性(安秒特性)太差。当电容器内部元件严重击穿产生故障电流时。熔丝不能及时熔断,同时,有效的继电保护措施未跟上,过电流使电容器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电容器胀裂或爆炸。
(4)产原质量差。油纸绝缘没在严格的真空下干燥和浸渍处理、在长期工作电压下,内部残存的气泡产生局部放电现象。局部放电进一步导致绝缘损伤和老化。温升也随之增加,最终导致元件电化学击穿,电容器损坏。
(二)防止电容器损坏的技术措施
电容器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重燃过电压和熔断器质量不佳。鉴于此因,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浏览更多信息
(1)禁止使用重燃率极高的SN1-10、SN2-10型少油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组,可更换用SN10一10Ⅱ型少油断路器和 DW11一10型多油断路器。对 35kV级可用 DW2一35R,型多油断路器,对 66kV级可用 LW6一63Ⅰ型SF6断路器,进行投切操作。
(2)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保护,可作为防止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的防线。
(3)采用单台熔丝保护。它是防止油箱爆炸的有效措施。试验表明,熔断器可以在0.3ms将电容器的故障电流开断,所以这一措施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4)对两组及以上的电容器进行相互投切时,必须加装串联电抗器。
(5)电容器组尽可能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双星形接线,并采用双星形零流平衡保护。它与单台熔丝保护配合,几乎可以杜绝电容器爆炸事故。图5-26是双星形接线零流平衡保护接线示意图。它把非联电容器分成6个臂,每个臂由M个电容器并联,组成星形接线后分成两组,取两组电容器中点连线不平衡电流,称为中性点连线电流平衡保护或零流平衡保护。 来源:http://tede.cn
图5-26 零流平衡保护接线示意图 来源:www.tede.cn
当一台电容器发生部分元件击穿时,通过该台的故障电流为
Ig=6M/[6M(1-G)+G]In
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为
Ig=6M/[6M(1-G)+G]In
式中 M-每臂电容器并联台数;
G-击穿系数,一台击穿元件占总元件数的百分数。
表5-7给出不同G和M下的中性线不平衡电流倍数K。
表5-7 不同G和M下的中性线不平衡电流倍数K(K=I0/IN)
来源:www.tede.cn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由表5-7可知,当G=0.5,M≥5J时,I0≈0.5TN。
例如,采用BFF11/√3-50-1W型的电容器,其额定工作电流IN=7.87A,若欲单台内部元件50%击穿时切除,则I0=0.5IN=3.94A,若采用30/5的电流互感器,则其二次电流为3.94÷6=0.65A,当平衡保护电流继电器整定值整定在0.65A时,就能可靠地切除故障电容器。
双星形零流平衡保护具有保护方式简单,抗干扰性能强的特点。系统电压不平衡、单相接地故障以及合间涌流和高次谐波电流都不会引起保护误动,它与单台熔丝配合是目前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6)定期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一旦发生较大变化,应立即退出运行,并查找原因。
(7)定期检查电容器的渗漏油现象,一旦发现漏油应立即退出运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32
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1.工作电压过高。
2.工作环境温度过高。
3.极性接反。
4.选用或使用错误,导致电容器介质损耗过大,发热而损坏。